
煎堆。
煎堆
煎堆是南方一种传统的年宵食品,风味独特。肇庆人制作煎堆由来已久,逢年过节,大部分家庭都会提前制作这种食品,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煎堆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当时叫碌堆,是长安宫廷的食品。后来不少中原人南迁,把煎堆带到南方,成为广东著名的小吃之一。
煎堆的制作尤为考究。它要用糯米粉、糖、花生、芝麻等材料制作,再放到锅里,用油煎炸而成。油炸时,需边炸边不停地翻动,使其厚薄一致,圆圆匀称;几分钟后捞起,凉一会再炸,如此三四次,直到表皮金灿灿的。
制作好的煎堆色泽金黄,外形浑圆,口感或芳香酥脆,或柔软粘连,有“团圆”之意,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富足、甜蜜美满的期盼。
文/图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市民在春节前制作油角。
油角
油角又叫角仔,是南方的一道特色小吃,也是春节的传统节令食品。在肇庆过年,当然少不了油角。它是人们串门送礼、招待客人必备的过年食品。
油角在各个地方的口味有所不同,所用原料也不尽相同,有的是甜的,馅料主要是白砂糖、花生米等;有的是咸的,馅料为蔬菜等。
制作油角,先将面粉加上鸡蛋、猪油制成角皮,然后加入花生米、白砂糖、芝麻、椰丝等制作的馅料,包成半月型角子,圆边捏紧并扭上花纹,最后放进油镬炸成金黄色。
油角的含义,是祈盼来年的日子油油润润、富富足足。由于其含油量比较大,容易上火的人要少食,可伴茶一起食用。
文/图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