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暗访肇庆乡村公厕 一面脏乱差隐患频现 一面整洁获赞成标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杨永新

近日,记者对高要、鼎湖、四会、广宁等县区部分乡村公厕的管护进行暗访,发现不同村庄的公厕状况差异显著。亮点方面,如以奖惩机制保公厕整洁,有的厕所还提供厕纸、烘手机,专人每日管护,获游客好评。存在的问题,如公厕直排污物至鱼塘、地面邋遢,残疾人厕位被粘死、水龙头损坏,引水管裸露等安全与卫生隐患。且来看看这些公厕的AB面。

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公厕,环境明亮、干净,无异味,像“星级”厕所。

专人管护 环境干净赢游客好评

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因近年来建成了千亩桃花林,成为网红打卡点,每年桃花盛开,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赏游玩,该社区根据需求建有多座公厕。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公厕大部分维护良好,环境较干净。

水口社区干部莫超勤介绍,该社区根据需求和实际,近年来相继建起10座公厕,均聘请保洁员进行维护,并实行奖罚措施,如保持干净整洁给予表扬,被游客群众投诉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在金渡镇耕沙村,路边的一座公厕引人注目。该公厕外墙采用灰色仿古砖铺贴,屋顶是蓝灰色的瓦片,风格简洁。公厕内干净明亮,分有男女区域,入口处有洗手台。

耕沙村干部告诉记者,该公厕两个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村子自筹资金建设,选址前进行了规划,既便捷村民,还要方便前来乡村旅游的游客使用。至目前,村里共建有4座公厕,均聘请专人保洁,要求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保洁一次。由于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整洁,获得不少群众游客赞美。

记者在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采访时见到,该村不但村容村貌漂亮,还因有“红色江美”景点而闻名,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村里其中一座公厕就建在景点附近,面积约65平方米。

记者进入厕所见到,整体宽敞、亮丽,地面、墙壁均贴上了瓷砖,洗手盆、镜子都很干净、明亮,还提供厕纸和烘手机服务。内设12个厕位,均没有异味,给人一种“星级”厕所的感觉。

“想不到一个村子还有这么漂亮的公厕,特别是维护方面,做得很周到、细致,很难得。”游客林先生使用厕所后感慨道。

“这座厕所在2021年建好并投入使用,要求保洁员每天要进行两次管护,村干部也经常进行监督。村里一共有6座公厕,均采取同样的管养措施。保洁员的工资由村集体支付。”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升传告诉记者。

B

排污无序,管护缺位问题突出

在高要区金渡镇大巷村,其中一座公厕建在鱼塘边,厕兜和鱼塘相通,大小便直接排入塘里。公厕内地面沾满泥沙,很邋遢。有的厕位没有门,角落堆积着烟头、纸巾等,由于时间长,已变成了黑色。在门口挂着的保洁登记表,登记时间停留在10月11日,距今将近一个月。记者拨打了该公厕的监督电话,但没有人接听。

记者在鼎湖区沙浦镇典一村委会东江村小组的公厕里见到,门上清晰标着“残疾人专用”字样的厕位,门被透明胶严密粘住,无法打开。此外,公厕里的洗手盆,水龙头没水,看样子已坏了一段时间。“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们去了解一下。”典一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接到记者电话后说。

四会市贞山街道白龙村委会扶利村小组因“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而闻名,属于乡村旅游村庄。记者见到,该村的公厕外墙因雨水长期冲刷,结成了一块块污垢,和美丽的景点明显不搭。悬挂的保洁责任牌子上,并没有责任人和保洁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记者进入厕所内见到,内部环境卫生一般,无障碍厕位因被锁死而无法打开。“作为肇庆一个著名景点,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一名游客看过如是说。记者致电白龙村委会咨询时,一名工作人员称“去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是什么原因”。

记者辗转来到广宁县排沙镇沙心崀村公厕观察。该公厕有两个厕位,门口的路面部分结起了黑色的污垢,被雨水淋过后有点湿滑,走路得小心。厕所洗手盆下面的引水管,直接裸露在地面,开启水龙头洗手时,水直接流到地面上。

距离不远的乌石坑村公厕,建在村边的河边上,异味较大。更令人担心的是,要往该公厕,必须要经过一块大而光滑的石头,记者采访当天正下雨,走在上面战战兢兢,担心滑倒。

【编后语】

肇庆乡村公厕的AB面,戳中了乡村治理的关键。同样是乡村,有的公厕直排污水、设施瘫痪、管护表“沉睡”;有的却能做到“星级”标准、专人管护、奖惩分明。差异不在条件,而在责任心。前者缺的是对民生细节的重视,把公厕当“应付工程”;后者赢在把公厕当“脸面工程”,用制度托底管护。乡村公厕不仅是民生大事,更是乡村形象窗口。要让“标杆”变“标配”,关键在把责任压实,让每一座公厕都有人管、管到位,别再让民生设施成“遗忘角落”。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