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游肇庆乡村 享诗意田园(2)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这个春节假期,不妨来到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沉浸于诗意的山水田园,在乡村新业态中感受别样闲适。

肇庆高新区一村社区 体验乡村文明风景线 

一村社区新建的观景亭。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一村社区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着力点,打造“民俗文化”社区。进入一村社区,一座写着“蒋家村”的牌坊让人眼前一亮。村道宽阔笔直,沿路房屋外墙统一进行亮化。沿着村道走去,一座蒋氏大宗祠映入眼帘。该宗祠建于清中期,嘉庆、同治年间维修并扩建。内存有“奉旨赏戴蓝翎”木匾额、香炉,宗祠前台基上有进士桅杆石、举人桅杆石,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在保存古村古貌的基础上,一村社区还在蒋家村旁边修建了观景亭、小公园,并提供停车位,方便游客前来游玩。

而在一村社区的上朱村内,一面面生动形象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沿路房屋外墙都绘制着色彩鲜艳的宣传画,宣传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地名胜风景等内容,绵延一公里,营造出浓浓的乡风文明气息。此外,市民游客还可以漫步在村边的北江大堤,欣赏一河两岸风光美景。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高要上清湾村 时光流淌中寻古探幽

教堂、老树、古渡口,成为上清湾村的标志性风景。

端州人要是想去乡村游,又懒得走远路,一过西江大桥就到的高要区大湾镇上清湾村,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个颇有历史渊源的小渔村,依山而建,矗立西江南岸,遍布历史的印记。建于清朝的天主教堂,尖顶红墙,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在青砖碧瓦的粤式村居群中,对比鲜明,略显突兀,却又开启一扇窗口,可探寻中西文化之交融。

在教堂边上,一排排青砖镬耳的旧民居已有上百年历史,村道上石条斑驳,屋内早已人去楼空,植物穿透屋顶,和建筑融为一体,时间在此沉淀。这废弃的老村遗址,像极了沧桑的百岁老人。

从历史里走出来,村小广场上,坐着晒太阳的老人。老榕树苍穹盖顶,遮阴近百米,蔚为壮观。江边白沙滩,沿梯直下,长石条铺到江边,这里便是古渡口。千百年渔舟晚唱的收获,游子归家的欣喜,都在此上演。此时此刻,孩子在沙滩“劳作”。边上,一老翁席地而坐,闭目垂钓。有没有鱼并不要紧,他享受的是这里的宁静。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郭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