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匠心传承玉韵流芳 产城融合筑梦未来——2025中国·四会玉文化节精彩纷呈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11月24日,2025中国·四会玉文化节落下帷幕。这场持续数日的盛会,通过匠心竞赛、学术研讨、文旅市集、艺术展演等多维联动,不仅展现了四会玉器产业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更探索了特色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11月24日,2025中国·四会玉文化节落下帷幕。这场持续数日的盛会,通过匠心竞赛、学术研讨、文旅市集、艺术展演等多维联动,不仅展现了四会玉器产业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更探索了特色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69263a47e4b016d342d112ca

玉乡焕新

文化节庆赋能擦亮城市名片

四会,这座被誉为“中国玉器之乡”的岭南古城,以其半个世纪的玉器产业发展史,书写了一段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传奇。目前,四会已形成集原料采购、创意设计、雕刻加工、鉴定检测、展贸交易、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玉器商户三万多家,从业人员近三十万,年加工翡翠玉器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约七成,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翡翠玉器加工销售基地。

11月21日晚,四会市人民广场流光溢彩,2025中国·四会玉文化节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四会市主要领导表示,四会正全力实施“玉器+”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玉器产业与文旅、教育、设计等领域的深度耦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文化节凸显四会玉器产业的战略升级。现场多项签约仪式成为焦点:四会市工艺美术协会与佛山中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人才共建协议,强化产学研协同;四会宝协与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达成翡翠新品联合设计合作,引入“设计之都”的创意资源;四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签订翡翠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协议,共同提升行业标准与品牌影响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5中国翡翠行业发展白皮书》在开幕式上发布,为全球翡翠产业提供前瞻性指南。

技艺与创意相辉映

人才与产业共融

文化节期间,四会珠宝玉器两大专业赛事——2025华表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与“玉博杯”珠宝玉石首饰镶嵌设计大赛成为行业焦点。华表大赛征集近300件作品,材质涵盖翡翠、和田玉、玛瑙、台山玉等十余个品类,最终评选出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及最佳工艺奖、最佳创意奖各9名。金奖作品《普贤变》以翡翠为材,融合佛教艺术与现代审美;《江山如此多娇》则用翡翠刻画祖国壮丽山河,展现玉雕技艺的宏大叙事能力。

“玉博杯”大赛则聚焦珠宝镶嵌设计,分设专业组与学生组。专业组金奖作品《悠游鎏金》以18K金、火欧泊与钻石打造流动韵律;《云海星河》将翡翠与星际元素巧妙结合,体现设计跨界潜力;学生组锐新奖金奖作品《心境如光》以K金、翡翠与钻石传递光影哲学,展现新生代设计力量。大赛评委、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会长杜半认为:“今年作品在工艺精度与商业价值间找到平衡,说明四会设计生态日趋成熟。”

赛事成功举办的背后是四会对产教融合的持续探索。11月23日,2025中国·四会珠宝产业发展与专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华商学院(肇庆校区)举办,国内外学者、行业领袖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文化IP赋能、人才培养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副院长张宪法表示:“研讨会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为行业储备跨界人才。”与会嘉宾、平洲抖音电商直播基地负责人罗梅娣在参观玉博城展览后感叹:“一件春彩玉雕耗时五年完成,这种工匠精神令人动容。四会玉文化节越办越专业,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市集与雅集并举

传统与现代交响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四会市委、市政府的期盼。本届玉文化节突破行业圈层,打造了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11月21日至23日,玉文化主题集市在四会市人民广场连续举办,汇聚玉器从业者、新锐设计师的原创作品展销。现场还设置公益鉴宝专区,邀请国家级鉴定机构专家免费为市民提供玉器真伪鉴别与保养咨询。从广州专程赶来的何女士展示新购的玉耳环:“这耳环设计别致,价格实惠,这类活动应常态化举办。”市民刘先生拿着家传玉佩请专家鉴定后称:“这个活动提升了大众对玉文化的认知,很有意义。”

文艺演出同样精彩纷呈。11月22日的“玉韵华章”音乐专场融合四会民歌《山歌一曲感恩党》、相声《鹅春古窑》、流行金曲《海阔天空》等多元节目,引发共鸣。表演者练小群表示:“节目融入四会民谣元素,让玉文化更贴近生活。”开幕式颁奖晚会则邀请香港歌手陈乐基、雷安娜等献唱,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搭配玉器模特走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市民陈女士带全家观看后感慨:“在广场赏美玉、听音乐,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有温度。”

从玉雕大赛的技艺比拼到国际研讨会的思想碰撞,从主题集市的市井烟火到音乐专场的艺术盛宴,四会玉文化节真正实现了“以赛促产、以文兴城、以民为本”的办节理念。通过“玉器+”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面向未来,四会将继续深化玉器产业与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千亿级玉器产业新格局,让“中国玉器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