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20个试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焕新 场地“活”起来 人心“聚”起来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端州区信安社区居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在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玩耍,言语间满是赞许。这温馨的一幕,是肇庆市深入推进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以空间优化激活服务效能的生动注脚。

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黄海伦 通讯员 邓小霞

“如今,社区二楼的亲子小屋、儿童之家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我们家长也能在书法区、舞蹈区活动,这样的‘家门口’便民空间,太暖心了!”近日,端州区信安社区居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在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玩耍,言语间满是赞许。这温馨的一幕,是肇庆市深入推进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以空间优化激活服务效能的生动注脚。

居民在信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 记者 戴福钿 摄

从“沉睡场地”到“幸福驿站”的蝶变,从功能单一到多元集成的跃升,肇庆20个试点村(社区)以阵地焕新为支点,精准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升级,让党群服务真正扎根民心、浸润民生。

提质焕新,阵地资源待优化

11月18日上午,记者在端州区颂德路信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见到,阅读区书香漫溢,音乐舞蹈区歌声婉转,儿童之家内欢声笑语,一幅邻里融融的民生图景正鲜活铺展。谁能想到,这个活力空间,在2023年以前,还只是社区的行政办公大厅。

信安社区党委书记段慧玲介绍,该社区下辖4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近万人,人口密度居高不下。尽管社区设有“邻里先锋”服务驿站和“信安小园”便民公园,但室内活动场地的匮乏,始终是制约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的短板。

2023年,为方便居民办事,该社区将办事大厅从二楼迁至一楼,二楼约450平方米的空间随之闲置,成为亟待激活的“沉睡资源”。

服务空间待优化激活这一现象,并非信安社区独有。在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等地,同样折射出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共同面临的使用问题。

如何让这些空间“活起来”,带动服务供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成为肇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

功能升级,打造便民服务枢纽

为破解空间闲置与民生需求脱节的困境,信安社区秉持“还场地于民、惠民生于行”的理念,于2024年启动闲置空间改造工程,率先打造了综合活动室与图书室。

2025年上半年,作为广东省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试点单位,信安社区迎来全面升级。段慧玲说,为让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居民座谈会、线上征集意见等多元方式,广泛吸纳民意,最终敲定改造方向,将二楼空间精心规划为综合活动室、书法区、音乐舞蹈区、向日葵亲子小屋、儿童之家等多个功能区域,形成集科普教育、儿童游乐、青年社交、老年康养于一体的便民服务枢纽,实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的转型。

该社区还结合传统节日与节气节点,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举办了亲子手工、花艺品鉴、心理沙龙等活动,并组建党员服务志愿队等3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活动引导、物资整理、便民咨询等贴心服务,带动空间不仅“用起来”,更“活起来”。

在肇庆,这样的蜕变正在多点开花。端州区星湖社区巧思打造“百变空间”,科普室在开学季化身青少年“科研基地”,平日则变身静谧阅读室;群艺厅工作日是中老年合唱团的排练场,寒暑假便切换为儿童托管中心,让有限空间释放无限潜能。

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将原使用率不高的空间,升级为多功能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书画展览等活动。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则把部分闲置的场所,打造成少儿活动室、图书室等,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居民的“幸福驿站”。

试点先行,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一个个试点村(社区)的华丽转身,是肇庆市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的生动实践。记者获悉,在广东省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中,肇庆共有20个试点村(社区)。这些村(社区)以点带面推动阵地功能升级,打造服务群众、赋能治理的“红色枢纽”。

为深入推进提质行动,在空间布局上,我市坚持统筹做优存量空间、拓展增量空间,通过压缩办公空间、激活闲置场地等,持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利用效率、阵地覆盖广度。

在功能定位上,我市全力打造集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设立长者饭堂、托幼托育等服务场所,全方位满足群众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需求。

同时,我市深化多元共建,积极调动各类资源,引导党员、社区能人、热心群众等参与党群服务,培育引进专业组织,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

如今,肇庆20个试点村(社区)提质改造已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积极搭建邻里互动平台、优化服务、丰富活动,打造出一个个群众喜爱的温馨家园,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书写着温暖动人的民生答卷。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