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产业平台带动 做强富民兴村“四化”产业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振兴乡村的“动力引擎”。近年来,德庆坚持以产业平台作为载体,把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突出绿色兴农、特色兴农、品牌强农、产业融合强农,引领农民奔康致富。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万元,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打造特色化、绿色化产业发展平台。德庆坚持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创,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省级贡柑优势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德庆)南药健康产业基地被纳入广东省实施意见,德庆贡柑、南药产业园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德庆南药、蔬菜成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圩镇成为农业农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进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挖掘乡村独特文化和旅游资源,成功举办四届乡村半程马拉松、两届南方诗歌节、两届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两届环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赛等活动;“龙母故里 乡愁德庆”乡村旅游线路成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官圩镇金林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国字号品牌14个,德庆贡柑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08亿元。德庆贡柑、德庆紫淮山等6个农产品成功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全域整治人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追求也随之提升。近年来,德庆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回应群众诉求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施策、梯次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德庆县全面推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创建,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全县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8.2%,分类减量比率达53.8%,自然村保洁覆盖率达100%。该县正在创建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官圩镇金林村入选全国“100个特色村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如今,德庆人民生活在日益变美的乡村中,心里满是欢喜。“难以想象,从前处处都是烂泥塘、脏乱差的村子变得像今天这样好。”看着家乡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84岁的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村民陈值扬高兴不已。省定贫困村九市镇洞寮村则以崭新面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看到,洞寮村中池塘建起了新围栏,村前小广场增设了健身器材,巷道角落鲜花盛开,村民生活其中,倍感舒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微风和煦,德庆县凤村镇桂村贫困户李金辉,在新房里凝视不远处自家茁壮成长的水稻,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盼;马圩镇诰赠村村民高培英早早采摘下自家豆角地里的新鲜豆角,并将其送到双华食品厂,用于制作酸豆角,收入越发喜人;莫村镇结合本地特色引入四季山茶花基地,平岗村委会江边村贫困户龙庆荣因工作勤奋被聘为基地长工,依靠双手改善生活,心里安定又满足……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方支持帮助下,他们发奋图强,凭借自身努力将日子越过越好。这样的励志故事,正不断书写在德庆乡村的每个角落。
德庆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该县制定脱贫攻坚“1+N”政策体系,加大资源统筹倾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72亿元,选派45岁以下驻村干部62人,新提任副科级干部任前担任脱贫攻坚督导专员,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脱贫攻坚一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产业+就业”协同发展,实现贫困村产业兴旺、贫困户就业增收。
截至6月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55户10506人,其中有劳力户1597户6301人,无劳力户3258户4205人。2019年有劳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53元,较2016年的4200.65元增长了2.32倍。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扶贫相关政策全面落实。16个省定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总体实现,村级党组织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村内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村村道、给排水、电力、水利、网络、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基本符合出列标准。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28元,16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达到退出标准。
“我们将围绕创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区使命任务,建立健全城乡整合发展机制,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德庆县委书记陈元说,德庆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创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示范区提质扩面,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