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月照古城。 西江日报通讯员 莫炳文 摄

广信塔。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封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有潇贺古道的历史沉淀,又有大美山川的人文景观,历史与现实的完美融合共同交织成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岭南画卷。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好各类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封开县正在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大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黄瑛居

封开县在南粤古驿道(潇贺古道)中的区域位置非常重要。 资料图
南粤古驿道展现封开新活力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是我省独特稀缺的历史文化资源。
2016年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先后发布《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等多个文件,逐步推动 “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行动计划”。以潇贺古道为研究对象,探讨潇贺古道空间生产实践与地方营造问题,对推动包括潇贺古道在内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促进岭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0年,根据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将潇贺古道(封开段)纳入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省体育局将封开县大洲镇列为 2020年度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站点之一。
作为两汉时期岭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广信县(两汉时期封开县与梧州万秀区的合称)既是苍梧郡郡治所在地,又是岭南最早的“首府”,粤语的发源地,两广的门户,潇贺古道和茶船古道在此相会。
《富川瑶族自治县志》记载:公元前213 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170公里长的石路,从湖南道县双屋亭到广西富川古县城,分别与潇水与贺水的干流接驳,即潇贺古道。
封开的潇贺古道,则包含了水陆古道,是广东最具特色的古道。它具有中国传统的古代驿道制度文化,对沟通中央政权与岭南、海外的联系,传播中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统一寰宇的中华大一统思想;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商贸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亲善文化;也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和西江文化特色;促进了地区间的合作,为岭南地区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潇贺古道(封开段)是历史上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之一,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线路,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碧道示范段、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绿道建设精品线路。
近年来,封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潇贺古道活化利用工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资助、节事活动和赛事活动的举办等多种治理方式推动“古道焕新”,取得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认同等多方面的成绩。
沉寂已久的潇贺古道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波光粼粼的温婉贺江披上了新的霞光,产业、文化、旅游为这里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站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我们可以看得见一条更加美好的前路,看得见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