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终端处理能力倒逼前端垃圾分类(3)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垃圾分类,关键点在于终端处理能力。当前,我市正建设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能力,以终端处理能力倒逼前端分类。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建设,统筹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尤其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处理方面,分门别类,统筹运转,形成完善的垃圾收运体系。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从各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入手,谋划垃圾分类路线图,以期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有害垃圾:随意丢弃现象严重 分类处理势在必行

有害垃圾指含有害物质,需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产生源主要是居民家庭。而有害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觑,如废弃灯管、水银温度计等含化学元素汞的有害垃圾,将会对水源和大气造成污染。日前,记者就我市有害垃圾处理机制建设进行了走访。

什么是有害垃圾?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他们对有害垃圾都有了大概的认识。“废弃电池、灯管、药品、水银温度计等都是有害垃圾,需要投放到红色垃圾桶中。”说起有害垃圾,市民何女士娓娓道来。

当记者告诉她荧光棒也属于含汞有害垃圾时,何女士显得很吃惊。在她眼里,演唱会后丢一地的荧光棒只是普通垃圾。

市民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知道废弃药品是有害垃圾,但却不知道该投放到哪里,只能扔进垃圾桶随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但让被采访对象苦恼的是,有害垃圾分好类了,居住小区和周边却苦寻不见红色垃圾桶,只能积存起来,等存到一定量后再找合适投放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害垃圾还对环卫工造成了困惑。在端州区城中路清扫街道的环卫工颜美丽告诉记者,不少市民直接把废弃灯管丢弃在垃圾桶里或外面,清理灯管不小心割破手指时有发生。“虽然戴了胶质手套防护,但还是会割破手套割到手,手套有时一月要换两双。”

另一名环卫工也表示,市民在丢弃破裂水银温度计、废弃液体药品、废油漆时,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在清理时气体刺鼻。因此,清扫时会戴比较厚实的口罩。

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吴贤格告诉记者,有害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觑。如废弃灯管含化学元素汞,废弃电池含重金属,过期药品会分解、蒸发,散发有毒气体,未经处理会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而常说的水体抗生素超标、更多耐药菌的出现,也与过期药品的不当处理有关。

他建议,政府部门对有害垃圾分类处理多宣传,引导市民从家庭源头上分类投放有害垃圾,同时政府部门要指导分类收集,统一储存,委托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分类处理。

在前端分类投放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除了可将有害垃圾投进红色垃圾桶、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还可就近投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鼎湖区春晖爱心协会会长詹逸男告诉记者,从2017年开始,协会利用广利、肇庆东站等6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平台开设环保银行,以积分兑换礼品的形式,鼓励市民将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到服务站。前几日,有个市民一次性拿了550个废弃电池去兑换。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健全前端投放机制,让市民可以方便投放有害垃圾。在终端处理上,将来有害垃圾分出来后,将运到专门的危废处理场所处理,不再进入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将更加专业和环保。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有害垃圾处理的相关责任人说,他们将协调建立健全中间运输和末端处理,建立有害垃圾贮存点进行统一储存,并链接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分类处理。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权威解读

根据《肇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要求,有害垃圾处理方面,建立有害垃圾回收机制,加快家庭源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鼓励现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通过扩建或技术改造,协调处置有害垃圾。各地至少建立一个有害垃圾临时存储点。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