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以终端处理能力倒逼前端垃圾分类(2)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垃圾分类,关键点在于终端处理能力。当前,我市正建设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能力,以终端处理能力倒逼前端分类。鼓励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建设,统筹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尤其在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处理方面,分门别类,统筹运转,形成完善的垃圾收运体系。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从各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入手,谋划垃圾分类路线图,以期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益思考。

 厨余垃圾:混装混运现象普遍 端州今年单独收运

厨余垃圾,指以有机质为主要成分,具有易腐烂发酵发臭等特点的生活垃圾,容易出现“混装混运”问题,在四类垃圾中是最难分类的一种。为此,一些垃圾分类走在前列的城市,已经开始试点实施专业运输车分类清运厨余垃圾的措施,实行定时定点收运。

从垃圾分类角度看,厨余垃圾应除去包装、滤干液体后,投放至厨余垃圾收集容器。然而,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端州城区商业综合体等地饮食店普遍存在厨余垃圾混装混运情况,成为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的“拦路虎”。当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把此划为重点,拟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

在端州区敏捷城1期,记者采访了多家餐饮店负责人。他们均表示会把店铺产生的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一次性筷子、纸巾等,混合打包投放至就近的垃圾桶。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这里摆设的垃圾桶普遍存在混投混放的情况,其中信安路一侧的垃圾临时存放点较为严重,此处虽然有多达12个大型垃圾桶,但没有明确标注垃圾分类,可以看到剩菜剩饭、茶叶渣、塑料袋、饮料瓶、饭盒、纸皮、泡沫、烟头等垃圾。

“这是敏捷城其中一处垃圾临时存放点,除了建筑垃圾外,其他生活垃圾全部投放于此,暂时还没有细分厨余垃圾。”一名清洁工人表示,前来清运的环卫垃圾车只有一辆,也没有做到分类清运。信安路马路对面有一家农家菜馆,记者进入看到,一个装有碗筷包装袋、纸巾袋、茶叶渣等垃圾的篮子,摆放在一个胶桶上方沥水。“这是客人餐前产生的垃圾,先沥干,再打包处理。餐后产生的垃圾,同样会把剩菜剩饭汤水油渍沥干再处理。”该菜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附近有两个垃圾桶,一个存放厨余垃圾,另一个存放其他垃圾。然而,每天环卫垃圾车前来清运时,依然会把两个垃圾桶的垃圾混合清运。

记者在印象汇商场采访时,一家自助餐厅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与左邻右舍的餐饮店一样,每天晚上关门前会把当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打包成一袋,投放至商场一侧的垃圾临时存放点。记者采访获悉,印象汇商场目前购置了一套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即将投入使用。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权威解读

《肇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提到,在厨余垃圾处理方面,我市将按照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计划2020年年底前,端州区厨余垃圾实行单独收运。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