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在抗疫新形势下,要加大“六稳”力度,首次提出“六保”,其中之一为保基本民生。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就是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就是保障市场丰富物价稳定。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不忘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确保资金到位,提高补贴标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保护力度,扩大阶段性保障范围。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百姓家中,探访疫情之下,各方的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的救助情况。
“菜篮子”产供充足 市民选择花样多

市民在大润发超市选购蔬菜。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谷雨过后话农桑。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地全力做好“菜篮子”稳产保供,目前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市民的生活秩序也得以加快恢复。产供充足,犹如一颗定心丸,给了市民生活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按需采购,无需囤货。”
每天早上,赶在上班之前,住在端州区文明路的伦志衡女士都会挎着环保袋,到城区的中心市场采购当天的食材。她仔细地挑选了2.5元一斤的油麦菜,“现在的菜价比前两周贵了一些,应该属于正常的规律性波动,对于我们市民来说,影响不大。”伦志衡告诉记者。
宅在家里的2个多月的时间里,伦志衡也尝试了线上团购生鲜家禽的活动。“第一次线上购买生鲜白鸽和家鸭,性价比很高。助农同时也可减少外出采购的频率,增加安全系数。”
据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19.85万头,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家禽出栏2374.01万羽,同比增加2.9%;全市肉牛出栏7362头,同比增加3.3%,肉羊出栏7.57万只,同比增加16.8%;第一季度渔业产量13.51万吨,同比增长2.1%。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若猪肉产品需求突然增大,供给出现缺口,可立即从外省(市)调入,目前我市相关企业已与外省(市)23个生猪养殖场落实了点对点挂钩调运,可适时补给我市猪肉产品。
此外,全市蔬菜在田面积约34.17万亩,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日出货量约88吨,近两个月内可收获的蔬菜在田面积达17.17万亩,收获产量可达31.35万吨。2月份春种蔬菜开始后,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能逐渐增大,我市蔬菜生产保障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廖翠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