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考考 王绮彤 陈洁
“00后”主播的吆喝、回流青年的电商平台、年轻设计师的刻刀……在四会,近半数人口“靠玉吃饭”。不断涌现的青春面孔,不断注入的青春力量,促使这座千年古城,在数字时代找到新节奏,让古老玉文化焕发新生机。
老祖宗的宝贝玩出新花样
四会玉器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据官方统计,2024年四会玉器全产业链产值达360亿元,同比增长2.86%,培育玉器经营主体约3.3万户,带动就业近30万人。这意味着在四会68万常住人口中,近半数从事玉器相关行业,产业根基深厚。
天光墟玉器市场是观察这一转型的窗口。从清晨开始,主播们便操作着设备,投入线上销售。这个闻名遐迩的交易市场以“不夜城”著称,如今在数字浪潮下更显活力。目前,四会玉器电商直播商家已超1000家,活跃账号2000余个,直播从业人员约6万人,日均物流快递量近10万件,线上销售额突破1亿元,电商销售占比跃升至60%以上。凭借这些亮眼成绩,四会被业界誉为中国珠宝玉石电商的始发地和创业创新之城。
转型不仅体现在销售端,更深入到产业内核。庄家7艺术文化创意园是传统玉器产业创新转型的典型。这个占地12亩的园区融合了设计研发、艺术展览、创意集市等功能,成为吸引年轻人聚集的新地标。园区负责人庄庆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平台汇聚人才,探索跨界融合的可能性。”目前,园区已成功孵化8个工作室,覆盖玉器设计、雕刻、销售等环节,形成包含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和美术馆的完整创新生态,拥有300多名工作人员。
产业链条也在“玉器+”路径上不断延伸。四会市创新推出玉器主题精品旅游路线,将庄家7美术馆、汇玉堂国际玉文化博物馆、文宝斋翡翠博物馆等十大产销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玉器文化体验链。该路线全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1亿元,展现出文旅融合的强大带动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
四会玉器产业正从加工销售向创意设计跃升。在广州华商学院珠宝学院院长朱晓红看来,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设计人才,优秀的设计能够激活整个产业链。她认为,仅依赖传统题材难以持续吸引年轻消费者,他们追求个性表达、性价比与仪式感,需要设计予以回应。这一趋势在四会玉器产业愈发清晰,越来越多年轻设计师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
年轻人的新宠有专业知音
安徽青年赵东的故事是“新四会人”创业的缩影。2016年,这位在北京学习泥塑的年轻人受朋友邀请来到四会,将泥塑技法融入玉雕创作,很快凭借独特风格站稳脚跟。“这里市场规模大,客人审美多元,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能找到知音。”近十年间,赵东在四会立业成家,并开始传授技艺,常带学生深入市场挑选材料。“四会的供应链非常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他感慨道。
与此同时,人才回流的热潮也为产业注入了新动能。在深圳互联网企业工作数年的黄梓铭,在2019年选择回到家乡投身玉器电商。“这些年来,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四会人’一起,为家乡玉器产业搭建起连接世界的通道。”他见证了过去冷清的商场变为热闹的商圈的过程。如今,四会街道上遍布各地美食,年轻的面孔涌动在街头。
年轻人的创新思维正在重塑产业形态。在2025年中国·四会玉文化节的主题集市上,众多年轻设计师的原创作品汇聚一堂,从传统玉雕摆件到时尚玉饰、文创衍生品等,创意十足,令人眼前一亮。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品鉴,显示出市场对创新产品的热烈反响。
“年轻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更看重设计、情感与文化内涵。”四会玉器从业者李汉威分析道,数据显示非婚嫁场景的珠宝消费占比已飙升至81%,日常佩戴成为主流。消费观念从注重材质保值转向愿意为设计、情感与文化买单,不再紧盯克重,而是愿意为独特设计支付溢价。这使得珠宝产生从低频节点消费转向高频情绪消费的可能。
跨界融合成为探索新空间的重要途径。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柔道比赛期间,四会准备的玉器文创盲盒让运动员惊喜不已。香港柔道运动员李玨颖表示:“玉器充满了寓意和祝福,感谢这份特别的礼物。”“体育+玉文化”的尝试,为玉器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
品牌的基石由多方共构筑
在产业自我革新的同时,四会市政府也积极为其注入活力与保障。通过实施“西江人才计划”,四会建立起分层分类的玉器人才培养库。当地加强“地、校、企、协”多方合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广州华商学院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设玉器雕刻、电商直播、创意设计等专业课程。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目标是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朱晓红介绍,广州华商学院开设了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时尚传播等特色专业,通过“课堂教学+大师工作坊+实训营+企业项目”模式,将教学紧密融入产业发展,致力于培养具备新技艺、懂新媒体、会新营销的应用型人才。
诚信是玉器消费者最关注的地方。为规范市场秩序,四会创新推出“诚信经营示范店”评选机制。在2025年中国·四会玉文化节期间,组委会特邀权威鉴定专家举办公益鉴宝活动,免费为市民游客提供玉器鉴定与咨询服务。四会市文广旅体局局长焦亚邱表示:“我们不仅要展示产品,更要传播玉文化,提升行业规范水平。”此类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的鉴赏能力,助力规范市场秩序,夯实四会“中国玉器之乡”的品牌基石。
在产业扶持方面,四会建成中国四会珠宝玉石电商产业园,为商家提供主播孵化、品牌策划、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产业园还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物流、包装、旅游等配套产业发展。据统计,四会已打造城市商圈7个、夜经济集聚区5个,吾悦广场商圈日均客流量超4万人次,彰显商业活力。
晚上11点,天光墟玉器市场的灯火依旧通明,主播们热情为粉丝挑选货品;为玉器设计和销售忙碌了一天的李汉威,在朋友圈邀请同行到街上吃宵夜。这座千年古都的日与夜,就这样在指尖的敲击、镜头的切换和刻刀的起落间悄然流转,定格着一批批青年人的奋斗时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