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肇应宣
今年以来,肇庆市深入推进提升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质效试点工作,通过搭建智慧信息平台、成立专业服务中心、强化四项统筹机制、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异地承保监管等举措,将安责险打造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1—10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9.6%、27.7%。目前,全市安责险在保生产经营单位共1101家,保费规模超4500万元,累计保障额度近100亿元,保障人数约2万人。
信息平台打破数据壁垒
肇庆市打造智能化安责险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投保—服务—监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集成业务统计、数据分析、信息查询等功能,推动事故预防服务实现流程标准化、开展规范化、评价公开化、管理科学化。
通过匹配应投保单位名录、保单、事故预防服务报告等数据,信息平台能及时统计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投保状态、保险方式、投保人数等信息,精准掌握全市安责险实施情况,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在线监测与监管体系。
信息平台还依托“安培e课堂”,针对不同投保单位的行业特点、风险状况、重点时段,开展定制化线上教育培训与答题考核,可一键导出参与单位、人数、得分,协助投保单位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服务中心规范服务标准
肇庆市推动辖区内财险机构联合成立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中心,制定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管理办法、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工作指引等,规范事故预防服务内容和行为。
服务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出首批5家具备专业技术与完善质控体系的服务机构作为合作单位,有效解决服务机构良莠不齐、服务掮客扰乱市场等问题,补齐保险机构事故预防服务专业性不足、团队力量薄弱等短板。
服务中心还统筹推动服务机构与保险机构签约合作,按照任务调度实施事故预防服务,将原来各保险机构单向对接服务机构的模式,调整为安责险承保全系统集团化作业,有效解决对接端口多、门户多的问题。
统筹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肇庆市指导服务中心统筹制订全市事故预防服务费用使用方案,遵循“以大补小、适当调剂”原则,灵活调整全市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经费使用计划,在保障大行业大企业本身服务需求的同时,从高保费行业企业适当调剂部分资金,补贴高危小微行业企业。
针对保险机构承保分散、服务覆盖率不足的问题,服务中心整合优化全市各行业领域年度服务方案及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行业有规划、投保单位有明细、全市无盲区。
按照地域、行业和任务相对集中原则,服务中心对相近相似服务事项进行分包打包,制定跨企业集约服务方案,有效降低服务机构服务路耗成本,提高投保单位服务覆盖率。同时,服务中心建立“需求接入—智能筛选—任务派发—跟踪反馈”全流程服务机制,确保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与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综合管理提升监管效能
肇庆市依托信息平台,对全市临期保单开展动态筛查与台账管理,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探索实行临期保单服务优先排期制度,确保事故预防服务覆盖率达100%,规避服务“空窗期”风险。
肇庆还加强事故预防服务全流程跟踪,实时监测服务进度,对滞后项目启动“黄牌预警—约谈督办—限期整改”三级响应机制。同时,肇庆定期开展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建立“红黑榜”制度,将评估结果与服务机构准入退出、保险机构考核评优等直接挂钩。
此外,肇庆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强化跟踪生产企业投保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的风险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等,加大对应保未保、未全员投保或未足额投保企业的处罚力度。
异地监管消除服务盲区
肇庆市依托信息平台统计分析功能,对异地承保机构业务数据实行动态监测。当发现未按规定开展事故预防服务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将数据推送至市安委办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抓好事故预防服务落地。
对经沟通仍未规范开展服务的异地保险机构,由市安委办函告其属地安委办及金融监管部门协管;对服务流于形式的机构,由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函请其属地对口部门实行联动监管,确保异地投保服务与本地保持同质同效。
肇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深入实施五大措施,构建了政企协同、多方联动的新型安责险服务模式,让安责险真正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防护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