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20件作品斩获两金三银 四会玉雕“闪耀”天工大赛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在2025中国国际珠宝展同期举办的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上,四会玉雕再创佳绩。

方兴春创作的《人生百财》。受访者供图

记者 杨丽娟

在2025中国国际珠宝展同期举办的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上,四会玉雕再创佳绩。由四会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组织报送的20件作品凭借精湛工艺与独特创意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两金三银,充分展现了“中国玉器之乡”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其中,由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华玉雕艺术大师、高级传统工艺师、广东省高级技师徐志雄创作的《井冈山会师》,与四会市著名的玉石雕刻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方兴春创作的《人生百财》双双摘得金奖。

作为深谙玉雕精髓的工艺大师,徐志雄在翡翠的俏色设计领域有独到的理念,很好地结合了中国传统山水国画的理念,应用于翡翠山子雕刻的设计创造中,在业内独树一帜。

徐志雄创作的《井冈山会师》重塑了玉雕艺术的题材边界,将四会玉雕“因材施艺”的非遗精髓与历史叙事深度融合。

徐志雄介绍,创作团队选取了质地温润的缅甸软玉为原料,依据玉料天然的赭黄与青灰纹理分层设计——以深沉赭黄雕琢身着军装的革命先辈,利用玉料的细腻质感刻画人物坚毅的眼神与紧握的手势,衣纹褶皱则采用圆雕技法层层递进,每道线条都顺应玉料肌理自然延伸,避免了人工雕琢的生硬感。

背景创作中,徐志雄将四会玉雕标志性的俏色技艺发挥到极致:玉料中零星分布的棉絮状白斑被巧化为山间云雾,青灰色玉质雕琢的山峦层层叠叠,通过浮雕技法营造出深远的空间透视感。整件作品未额外染色,完全依赖玉料原生色泽构建历史场景的庄重氛围,实现了“玉质本真”与“精神内核”的双重统一,成为红色文化与传统工艺跨界融合的典范。

方兴春来自福建,也是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师。受家乡福建浓厚的工艺艺术氛围影响,少年时期的他就立志把工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从小即随多位民间老艺人学习木雕技艺。这为他后来从事玉雕事业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方兴春广泛吸收海派、扬派、北派和南派的玉雕艺术特点,不断融汇莆仙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涵,让玉雕作品既有思想张力,又具人文价值。

这次获奖的作品《人生百财》,延续了方兴春“师古而不泥古”的创作理念,将四会玉雕巧色技艺与现代审美完美契合。

该作品以民间吉祥符号“白菜”为核心,选用含翠绿、乳白、浅黄三色的翡翠原料,依据色泽分布精准规划造型——外层舒展的菜叶采用鲜活翠绿,通过阴刻技法勾勒出细密的叶脉纹路,边缘卷曲处保留玉料天然棱角,模拟叶片经风雨洗礼的自然状态;菜心部分巧用乳白玉质,以圆雕技法雕琢出层层包裹的饱满形态;底部菜帮则借浅黄玉色表现,纹理粗犷中见细腻。

方兴春介绍,在细节处理上,菜叶间点缀的蝈蝈采用写实手法雕刻:通透的绿玉表现虫身,墨玉点染眼睛,触角以细如发丝的玉雕线条呈现,甚至翅膀的脉络都清晰可辨,尽显四会玉雕“生动逼真”的传统优势。

评委特别指出,《人生百财》突破了传统白菜玉雕的单一造型,在构图上采用斜向伸展的动态视角,既适合作为摆件观赏,又可作为挂件使用,真正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