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肇庆市统计局、肇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图:张子弦


记者 陈洁
近日,记者从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肇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1.48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纵观各项数据,肇庆的经济增长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肇庆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占比不断提升,重点领域贷款快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远超计划进度……一张张成绩单,见证了肇庆向全年目标任务冲刺的奋进姿态与坚实步伐。
稳住工业“压舱石”
得益于持续夯实产业基础,前三季度肇庆工业生产保持活跃,产能利用率逐月提升,工业销售与效益持续提升,工业发票销售收入、税收贡献等同比稳定增长。另外,在重点企业的带动下,肇庆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增长面稳步扩大。
前三季度,肇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优于广东省3.5%的平均增速。从地区来看,8个县(市、区)和肇庆高新区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正增长,端州、鼎湖、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重点项目方面,全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7.1%,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2.5%,大幅超出计划进度。其中,肇庆产业项目投资稳步推进,完成投资占总投资的近六成,超过全年计划投资进度。
前三季度,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扮演稳投资的“主角”,展现出较强韧性。该区的库港天丞汽配、万洋众创城以及德庆简架头矿等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正增长,合计投资同比增长近111%。
肇庆其他经济指标同样交出亮眼答卷: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8.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民营经济生机勃勃;金融机构力撑企业发展,前三季度各项贷款余额3651.2亿元,同比增长7.2%,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位、全省第四位;重点领域贷款增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辛苦耕耘留后劲
前三季度的耕耘,成果不仅在于当前优异的成绩,还在于为第四季度积蓄后劲。新开工项目就是一个例证——今年前三季度,肇庆制造业新开工项目240个,总投资超290亿元,在全省排名靠前;新增储备(签约)项目147个,总投资超434亿元,在全省排名靠前。这些项目中,部分将在第四季度开花结果,为肇庆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肇庆还通过招商引资,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前三季度,全市引进产业项目520个,计划投资额904.3亿元,制造业是其中绝对的主角,新引进制造业项目计划投资额占比超过八成,同比增长5.1%。新引进的制造业项目中,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增长较快,相关项目计划投资额97.2亿元,同比增长64.5%。另外,肇庆文旅产业同样活力涌动,新引入文旅类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幅达56.8%。
尽管前三季度成绩不错,但肇庆第四季度面临的诸多压力仍然不容忽视,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仍然面临着挑战。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用心用情,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好服务,并且要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发展谋划。
走稳赶考冲刺路
今年的第三季度,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新起点。“十四五”以来,肇庆经济爬坡越坎,但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实。
肇庆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当家”十项行动,工业发展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对比2023年第三季度和2025年第三季度,肇庆规上工业企业数从1576家增长至1838家,规上工业增速从3.6%升至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从33.8%增至39.6%。
时间轴继续往前拉,更能见证肇庆“十四五”期间一步一脚印的发展成果:从2020年三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肇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2.23%,新型储能产业同比增长228.25%,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12.32%,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98.33%,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同比增长61.89%,绿色建材产业同比增长36.10%,金属加工产业同比增长73.24%……五年来,肇庆“主导+特色”产业飞速成长,个个能打、个个当打。
距离2025年收官还有60多天,肇庆进入决胜“十四五”规划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期待肇庆以稳健步伐和赶考状态,向着新的五年奋力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