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高要区农产品玩出文创新花样 “肉桂+广府金绣”吸睛又吸金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近日,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举行。在琳琅满目的特色展品中,一批既有肉桂的清香、又有金绣的精致的文创展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这些“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系列作品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陈焕星 钟敏怡

近日,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举行。在琳琅满目的特色展品中,一批既有肉桂的清香、又有金绣的精致的文创展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这些“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系列作品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记者进行了采访。

创作人员在桂皮上勾勒花朵。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创作人员在桂皮上勾勒花朵。 记者 吴勇强 摄

走进位于高要区金渡镇的高要供销广府金绣产学研销基地,创作人员正在认真制作“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系列作品。在桂皮的天然纹理上,金线勾勒的牡丹、玫瑰、锦鲤等栩栩如生,让现场参观者赞叹不已。

高要区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主任冼志明介绍,作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中国肉桂名县”,高要肉桂种植历史悠久。数据显示,2025年,高要肉桂种植面积已达70.05万亩,年产桂皮14.4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2.5亿元,肉桂产品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产品远销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长期以来,肉桂多以食用、药用原材料形式流通,附加值提升受限。

“为进一步擦亮肉桂品牌,打响高要肉桂名声,今年7月,我们公司着手运营高要供销广府金绣产学研销基地后,在高要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着力开展‘农产品+非遗’的创新探索,‘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文创作品是其中的成果之一。”冼志明告诉记者,肉桂与广府金绣的融合并非简单拼接,而是让高要的物产与文化深度交融,既保留肉桂的天然特质,又彰显广府金绣的精湛技艺。

基于这一理念,该公司确立了“选材—设计—制作—品控”四大核心环节,确保每一件作品都兼具地域特色与艺术价值。在选材阶段,工作人员深入肉桂种植基地,筛选纹理细腻且无虫蛀的优质桂皮,经过清洗、晾晒等预处理工序,让桂皮质地稳定,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

设计环节是融合的关键。“每一幅作品,都是我们根据桂皮的纹路设计出来的。”肇庆学院广府金绣项目负责人余一军说,在作品研发过程中,他们注重将高要元素深度融入纹样创作,以大众喜欢的牡丹、玫瑰、锦鲤等为灵感,设计了“大菊大利”“荷为桂”“鱼戏桃花”等作品,并用盛开的鲜花象征丰收喜悦。

“为实现凹凸不平的桂皮与金线的完美融合,团队历经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与研发,终于成功打造出首批样品。”余一军回忆,这批展品涵盖大件收藏版及各类中小型款式,一经亮相,便反响热烈、供不应求。据了解,至今,该团队已开发出上百种“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系列作品款式,其中近50项已提交著作权申请。

截至目前,高要供销广府金绣产学研销基地的“肉桂+广府金绣·百年大桂”作品销量已接近40万元,采购者以企业和外地游客为主。高要肉桂这张“老名片”,正以文化赋能的新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