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吴桂香
青山叠翠,碧水蜿蜒。近年来,依托生态优势,鼎湖区凤凰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新兴业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越走越宽广。今年前三季度,凤凰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6.15%,位居鼎湖区首位。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村强民富”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上水田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引种黄金菇,负责人邹东华查看菌菇生长情况。 记者 吴勇强 摄
好水引来“淘金客”
走进广东肇庆鼎湖泉雪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在桶装水生产线前忙碌着。包装、运输、装车,一桶桶“凤凰好水”随之走向广阔的珠三角市场。
水,是凤凰镇最亮眼的生态名片,是其“点绿成金”的起点。2024年以来,凤凰镇水域水质持续领跑,截至今年6月,共有16个月达到Ⅰ类标准。
好水引来“淘金客”。依托水资源,凤凰镇大力发展高端水产业,成功引进并培育鼎湖泉雪食品有限公司和鼎湖水坊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两家现代化水企,增加村集体收入,创造就业,实现“卖水生金”。
“凤凰镇生态好,水质好,无污染。企业生产的桶装水很受市场欢迎。”夏永雄是泉雪食品公司总经理,2019年来到凤凰镇新凤村建厂。发展至今,企业年产桶装水300多万桶,年产值约2000万元。
建厂以来,泉雪食品公司交给新凤村集体的取水费年均40万元,厂房租金每年25万元。同时,企业创造了约40个工作岗位,聘请村民到企业就业,月均工资4000多元。
“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进行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已和新凤村达成了新的租地协议。新厂建成后,企业桶装水年产量将增加至500万桶。”夏永雄告诉记者,凤凰镇党委政府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和支持企业发展,他有信心继续将企业做大做强。
多元化发展现代农业
除了让“流出去的水”变成“流进来的财富”,凤凰镇还以甜蜜凤梨基地和高接梨基地为核心,发展多元高效现代农业,并以省标杆家庭农场上水田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引领,发展菌蔬种植,打造多元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矩阵。
侯伟文是甜蜜凤梨基地负责人。2022年,在凤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来到同古村建造凤梨种植基地。“基地面积约360亩,采取有机种植模式,完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侯文华介绍,凤梨基地为附近村民创造了约30个工作岗位,人工每天150元。目前,基地年产量达到300万斤,产值约1500万元。凤梨种植经济效益初显,带动了周边约20个种植场购苗种植,凤梨种苗供不应求。
“赤松茸是合作社主要种植的菌类。今年,合作社引进黄金菇种植,市场反响不错。”上水田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东华告诉记者,2023年,合作社成立,以农户出地,合作社提供种子和技术的模式,盘活村中50亩撂荒地发展菌蔬和水果玉米种植。如今,依托菌菇种植,合作社每年有5万元收入。
“合作社计划种植夜兰花,土地已规整好,明年春节后种植。”除了增加合作社种植品类,邹东华还带领社员打造集采摘、观光、研学、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上水田园山庄。目前,山庄客流量稳定提升,成为了凤凰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做好“生态+”文章
以绿色生态为发展底色的凤凰镇,自然风光优美,“颜值”经济成为了该镇生态经济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该镇以鼎湖山0号路为主线,丰富“山水凤凰·彩虹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元素,串联黄金沟、藏龙沟景区、美丽圩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凤、同古、上水田)、两大基地等点位,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康养于一体的文旅小镇。今年以来,凤凰镇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
凤凰镇党委书记黄传安向记者介绍了该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将深化“两山”发展理念,整合资源升级文旅小镇为文旅名镇;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聚焦大健康、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生态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保持乡村风貌和生态底色的基础上,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让乡村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能“留得住人、兴得起业”。
“凤凰镇将始终锚定‘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继续做好‘生态+’文章。”黄传安说,让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走出一条具有凤凰特色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