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曾剑军
近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肇庆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这份纲领性文件旨在加快构建具有肇庆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肇庆未来三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记者梳理发现,《方案》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重点突出。
确立清晰可量化的发展目标
《方案》设定了至2027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工业投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2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20亿元。届时将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与绿色能源、金属加工、现代农业等若干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五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展望2030年,肇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基本构建成形,有望加快崛起为广东省农业强市、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聚焦“制造业当家”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方案》将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置于首要位置,部署了三大产业方向。
一是集中资源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瞄准全国一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新一代电子信息(建设全国一流的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中心)、新材料(推动产业协同“耦合”)、新型储能与绿色能源(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储能电池集群,完善“风光水火储”能源体系)、先进装备制造(构建全产业链)。
二是巩固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推动食品饮料与健康(打造高标准现代化中药基地、发展预制菜和水饮料)、绿色矿山与建材(打造全产业链,推广绿色矿山模式)、金属加工(抢占新赛道,推动数字化转型)、环保与资源循环(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低碳能源、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凸显肇庆特色
《方案》注重产业间的协同与融合。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方案》提出要打造粮油、蔬菜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肉桂、罗氏沼虾等重点单品提质发展。以“小肇上菜”区域品牌为抓手,实施“一县一品牌”营销行动。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接二连三”,建设预制菜“共享工厂”,深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
推动服务业品质化方面,既要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现代物流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又要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开展提振消费行动,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消费场景,加快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则要构建“三核三带八板块”旅游格局,推动老景区焕新、新业态更新,打造“西江菜”美食品牌,做好“旅游+”文章,持续抓好演艺经济、赛事经济,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
强化支撑保障 优化产业生态
为确保目标实现,《方案》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
为推动园区专业化发展,要优化整合园区布局,提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东部板块“九通一平”,西部板块“七通一平”),深化管理运营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科技创新精准化赋能,要促进产业与科技融合,加快产业“智改数转”,建设数字化转型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县域产业要实现特色化发展,各地要形成“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东部板块挑大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西部板块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为实现企业梯度化培育,肇庆将实施“育苗”行动和“肇星计划”,培育壮大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要继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推进质量强企建设。同时,要不断创新应用场景,强化资金、用地、用能、人才等关键要素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肇庆市立足自身实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肇庆在“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和系统的一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