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沉浸式+国潮+夜游 解锁肇庆“双节”文旅新体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中秋国庆喜相逢,肇庆文旅热潮涌。从宋城骑楼街开启的穿越之旅,到砚阳湖畔洋溢的盛唐风情;从星湖之畔的诗意栖居,到乡野间的田园雅趣

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郑铭鸿

中秋国庆喜相逢,肇庆文旅热潮涌。从宋城骑楼街开启的穿越之旅,到砚阳湖畔洋溢的盛唐风情;从星湖之畔的诗意栖居,到乡野间的田园雅趣……“双节”假期,肇庆全市文广旅体系统精心策划了百多项主题活动与惠民举措,创新打造“沉浸式+国潮+夜游”新场景,为市民游客绘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文旅体商协同发展的活力画卷。

“双节”期间,“宋城奇妙夜”沉浸式实景光影秀精彩上演。     西江日报记者 曹笑 摄

“双节”期间,“宋城奇妙夜”沉浸式实景光影秀精彩上演。 记者 曹笑 摄

国潮涌动 灯月相映邂逅诗意

宋城骑楼街变身国潮盛宴,“月满宋朝 掌柜有礼”“府城灯宴 骑楼宋筵”等活动,让游客瞬间穿越回宋朝。七星岩五龙亭处,游客点放七彩水灯、乘坐竹筏游星湖,尽享赏月诗意。将军山千禧广场上,“登高赏月 情满月圆”猜灯谜活动,让中秋传统在趣味中延续。

“双节”期间,肇庆多地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光影艺术+场景再现+美食佳肴”的跨界融合,将国潮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多维体验,让传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端州区打造的“宋城奇妙夜”沉浸式实景光影秀,在肇庆古城墙和府城遗址公园精彩上演。璀璨光影中,“士兵”“舞姬”载歌载舞迎接四方来客,古诗词投影、月亮灯饰、剪纸、糖画、泥塑等元素,让人仿佛梦回大宋,节日氛围拉满。

体验完宋韵风华,市民游客还可前往砚阳湖景区市民广场,逛“大唐市井”。“盛唐风起”主题活动在此举行,诗词擂台、投壶等互动活动吸引无数游客参与赢“银票”,光影秀、水上飞人、非遗打铁花、美食嘉年华等活动也轮番登场。整个假期,砚阳湖景区吸引超6万名游客,夜空与湖面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星湖旅游景区同样推陈出新,七星岩推出日间、夜间剧场,特色舞剧《七星墨客戏西游》吸引众多游客目光;鼎湖山景区推出国潮荟系列活动。“双节”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约94.9万人次,其中七星岩、鼎湖山共36.3万人次,环星湖绿道、广场、公园游客约58.6万人次。

全域欢动 特色活动引爆热潮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肇庆各地纷纷发力,推出各类文旅体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踊跃参与。

10月3日,2025年肇庆市青少年跑酷竞速赛在肇庆牌坊广场激情上演。全国多支知名跑酷团队的选手们,以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展现速度与力量,矫健身姿成为节日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高要首届沙滩文化节在金沙滩热闹开启,金象山森林公园国庆徒步、“八卦景区迎国庆,哪吒邀月庆中秋”、“庆中秋 贺国庆”全家欢乐节等活动,吸引近4万人畅游山水,尽享自然与人文融合之乐。

四会渔乐萌泡嘉年华、粤桂协作帮扶促销嘉年华人气火爆;广宁上演“竹海非遗斗鸡争霸+空中飞碟仙女散花+免费抓鱼狂欢节”等活动,村武擂台赛、迎国庆贺中秋“宾供月饼”杯足球赛、城东广场街舞专场,更将广宁人的“运动范”“青春范”展现得淋漓尽致。

德庆以“广东人在新疆”事迹展、“金秋礼赞”等活动丰富游客精神体验;封开举办全国匹克球博览会、珍品特展与多项青少年赛事,贺江碧道成为跨省游客热门打卡地;怀集打造“无动力乐园+恐龙奥特曼”“篮协杯”等综合活动,实现“一场游、多体验”。

乡野出圈 文博展览热力不减

“双节”假期,肇庆一批典型镇村农文旅融合项目推出“艺术+乡村”“民宿+研学”系列活动,打造周边“微度假”品牌,为游客提供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亲子游、家庭游的首选。

“朝阳里·湾区中国村”成为鼎湖新晋文旅地标。形态各异的仿古灯、扇面灯点缀街巷,游客或漫步屋顶长廊,或休憩于槎西书院内。正如项目负责人丁政钧所设想:“我们希望重新定义乡村夜游的价值,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心灵休憩。”

高要区南岸新江一村登科文武堂成为研学新去处,新桥湾边村酒堂变身村史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封开来稻里民宿、四会江南水乡民宿、怀集旺景生态园民宿,都成为珠三角家庭自驾游客的热门之选。

游客爱去乡间寻田园风味,也爱逛文博场馆品文化韵味。“双节”期间,全市各级文博场馆免费开放,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30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及活动。市博物馆及下辖文物点崇禧塔共接待4万多名市民游客。市图书馆推出“湾区映像·我们都是湾区人”摄影联展,围绕文化历史、城市风貌、自然生态和生活纪实四大主题展出作品90件,用光影勾勒出湾区城市独特而动人的时代画卷,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观。

在肇庆的青山绿水间,一幅文旅体融合的活力图景正徐徐展开,见证市场新潮,映照魅力肇庆。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