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来肇庆 很高兴——解码肇庆文旅融合路径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一时间,肇庆新场景、新路线、新亮点频频“出圈”,成为文旅融合热土。这背后是肇庆市以推动农文旅融合为重要纽带,通过要素整合、产品创新与产业协同,所进行的一场系统性变革。

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饶宝城

这个9月,肇庆文旅领域捷报频传:环星湖啤酒嘉年华与高要铁岗“屋顶咖啡”入选第三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名单;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鼎湖山自然科学探索研学实践活动、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入选2025年度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名单。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肇庆两大案例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肇庆经验”赢得全国关注。

高要区铁岗社区创新打造全省首个“屋顶咖啡”,构建文旅融合新业态。 通讯员 李杰 摄

一时间,肇庆新场景、新路线、新亮点频频“出圈”,成为文旅融合热土。这背后是肇庆市以推动农文旅融合为重要纽带,通过要素整合、产品创新与产业协同,所进行的一场系统性变革。

现象观察:从“一处美”到“全域活”

盘点肇庆近期乃至历年斩获的各类荣誉,一个显著特征浮现出来:获奖项目覆盖面广、类型多元。这表明,肇庆文旅创新动能强劲,文旅矩阵进一步丰富,发展路径“多点开花”。

在新路线方面,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构建了“非遗+文旅+研学”的全息闭环,让古老技艺成为可体验、可消费的现代生活元素;鼎湖山自然科学探索研学实践活动则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课堂搬进原始森林,实现自然教育的深度实践;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深度融合农耕体验、自然教育、南药康养文化三大元素,打造独具一格的研学课程体系。今年6月,肇庆的古端州新德庆非遗民俗之旅入选2025广东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新场景同样亮点纷呈,城乡各展所长。环星湖啤酒嘉年华通过“啤酒+文旅+科技”的持续升级,从一个节庆活动演进为高辨识度的城市IP,有效拉动夜间经济和假日消费;铁岗“屋顶咖啡”创新采用“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的众创模式,盘活闲置农房,将一个乡村咖啡店打造为带动集体增收三倍的网红打卡地,成为“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此前,端州岩前休闲半岛与紫荆西堤文创街区分别入选第一、第二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紫荆西堤文创街区与纸言纸语古法造纸基地还凭借非遗融合创新实践,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获评优秀案例,标志着肇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获得权威认可。

路径解码:从“有得看”到“值得玩”

当前,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只有开发新场景、推出新产品,让风景有“看头”、项目有“玩头”,才能激发新活力。肇庆深谙这一点,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布局,让“星星点点”融入系统谋划。

今年,肇庆先后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文旅融合发展务虚会,高位统筹文旅工作,重点打造“三核三带八板块”的“3+3+8”旅游发展大格局。一方面,对七星岩、鼎湖山等传统核心景区进行智慧化与业态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培育乡村民宿、文创、康养等新业态。肇庆通过深化“旅游+”战略,推动农文旅、体文旅、商文旅等多领域联动,打造出肇庆马拉松、西江菜美食品牌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形成多元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七星岩景区将推出本地原创舞蹈互动剧,鼎湖山景区打造国潮荟互动体验,肇庆古城墙与府城遗址公园上演“宋城奇妙夜”沉浸式实景光影秀。这些丰富多元、体验性强的场景创新,正是肇庆发挥“强核效应”,以点带面吸引更多流量的生动注脚。

在“线”的维度,肇庆摒弃粗放式开发模式,将西江、贺江、绥江等沿线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深度打造精品路线。通过系统规划,全市已打造15条省级以上、50条以上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24个村庄创建A级乡村旅游村庄,累计创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及大批省级特色村镇。封开县“景村一体”模式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案例,德庆县—封开县成功入选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在“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下,多彩上清湾街区、四会桔子小镇、封开贺江碧道画廊等多个景区景点,通过对乡村风貌、水系农业和体育赛道的融合性开发,成功从静态的风景转型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活态文旅休闲目的地。

在“面”的维度,肇庆以“旅游+”为引领,聚焦农文旅体同兴,持续做好“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等融合发展文章,同时充分发挥各地特色优势,培育“一县一节”“一县一赛”品牌,让龙母诞、古法造纸等非遗资源转化为可参与的祈福游、研学游,让自行车骑游、徒步越野等体育赛事与田园风光相结合,初步形成“跟着活动来肇庆、跟着赛事游肇庆”的消费新潮流。

未来展望:从“出圈”到“破圈”

今年以来,肇庆文旅形象频频亮相主流媒体,文旅热度不断攀升。肇庆星湖春景、广府文化庙会、《星光大道——这一站肇庆》粤语金曲夜登上央视,央视综艺《乐在旅途》第三季肇庆站热播,联合哔哩哔哩知名美食博主“食贫道”拍摄的肇庆文旅宣传专辑全网总曝光量超亿次,极大提升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

肇庆文旅市场同样持续升温。2025年上半年,全市引入重点文旅体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6.5亿元;文旅领域新增固投24亿元,同比增长74.5%。朝阳里·湾区中国村、多彩上清湾、蒙古大营、广宁翡翠湾等一批项目陆续投入运营,迅速成为热门打卡点,为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一个个网红场景的诞生,一条条精品线路的成形,折射出肇庆对文旅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正如去年一场文旅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常务会长刘锋送给肇庆文旅的锦囊妙计——卖生活需要烟火温度、人文浓度、共情准度。当非遗成为体验,当乡村成为舞台,当赛事成为媒介,文旅就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连接。

展望未来,肇庆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培育文旅体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拓展新业态、开辟新空间,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山水旅游胜地、岭南气派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后花园,继续书写从“出圈”到“破圈”、从“网红”到“长红”的崭新篇章。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