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发力破解慢性病老年人“看病取药难”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不少老年人长期受慢性病困扰,需坚持规律服药。但传统就医模式下,每次取药都要经历挂号、排队等流程,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诸多困扰。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肇庆相关部门以及医疗机构针对慢性病老年患者,推出系列便民举措,逐步缓解他们“看病取药难”问题。

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梁杰 邓杰语 陈思宇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不少老年人长期受慢性病困扰,需坚持规律服药。但传统就医模式下,每次取药都要经历挂号、排队等流程,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诸多困扰。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肇庆相关部门以及医疗机构针对慢性病老年患者,推出系列便民举措,逐步缓解他们“看病取药难”问题。

群众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排队缴费。 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群众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排队缴费。 记者 戴福钿 摄

银龄群体

奔波半日成常态

“我曾因中风导致左腿行动不便,需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病情。”吴伯今年60多岁,在端州区站北社区居住,患有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病。由于家人不在身边,他每次取药,都需独自前往城区的医院,尤为奔波。

吴伯告诉记者,从其家里出发,辗转到医院挂号、看诊,再到药房取药,一整套流程下来至少要半天,若遇上病情反复需要做检查、等结果,则往往又要耽搁大半天甚至两天。为此,他曾有停药的念头,但看着血压一直居高不下,怕出意外,只好遵循医嘱继续取药。

“每次去医院都是拿一样的药,但都要挂号、排队,实在是太折腾了!”今年70多岁的梁伯,是四会市下茆镇何田村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考虑到经常要到镇卫生院取药,怕麻烦的他偶尔停药。

吴伯和梁伯的经历,是肇庆众多慢性病老年患者的缩影。记者从肇庆卫健部门了解到,在四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人数达25162人,其中纳入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9009人、糖尿病患者7011人;广宁县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的老年人达19400人……这些老年人中,不少人或行动不便,或子女不在身边,每月往返医院成为其沉重负担,“看病取药难”问题逐渐凸显。

采访过程中,不少慢性病老年人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诉求:不用到医院挂号和排队,可以享受线上看病并送药上门……

医院端创新

推动互联网医院和便民政策落地

为破解慢性病患者“挂号难、排队久、往返跑”的痛点,我市各大医院不断发力,在落地“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政策的同时,相继推出互联网医院,致力让患者少跑腿、省时间。

“早在2019年,我们医院就已上线互联网医院,但彼时的线上复诊、续方的医保政策支持、药品配送等方面的服务还不够完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负责人陈翔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看病和用药需求,今年,该院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打造“线上问诊—电子处方—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全流程服务链条。

陈翔介绍,该院互联网医院在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完善送药上门服务的基础上,着力联通医保结算环节,致力让患者在线上就诊、拿药,在医保政策的支持下,直接参照实体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进行结算,减轻患者的就医经济压力,以及到线下实体医院就诊的交通成本、时间和精力。

除了升级互联网医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的便民政策。即患者在首诊后3天内(含首诊当天),复诊于同一科室,可享受免收1次挂号费。对于需要做检查、等结果的慢性病老年患者来说,这不失为一大利好政策。

不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了解到,目前,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四会市人民医院、高要区人民医院等医院,均已开通互联网医院,能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问诊、送药上门等便捷、高效的服务。

基层端破局

打通医保联网结算和处方权“梗阻”

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慢性病老年人来说,就医远、报销难是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肇庆市将医疗便民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从医保保障和服务能力两方面发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取对药。

在广宁县洲仔镇金场村的卫生站,村医邓德强正忙着给前来就诊的慢性病老年人测量血压。从医30多年的他,接诊的患者中有八成以上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的老年人。

“以前,我们村的卫生站未实现医保联网结算,群众在这里看病取药不能报销,所以很多人宁愿坐车去镇卫生院或县里的医院取药。”邓德强回忆,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慢性病老年人,每次取药都要家人陪同,很是折腾。

这种情况在今年得到了改变。据了解,得益于我市大力推进村卫生站医保联网结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255个村委会中,已有超1000家村级卫生站纳入医保定点,并实现联网结算,金场村的卫生站是其中之一。

“村级卫生站被纳入医保定点,大大方便了村里的慢性病老年人。”邓德强透露,自从能报销后,到金场村的卫生站看病和取药的老年人明显增多。

除了医保联网结算外,该卫生站给村里的慢性病老年人建立了专门的台账,定期上门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等,并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送药上门等服务。

四会市则聚焦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公卫医师处方权探索。四会市东城街道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主管医师林思敏告诉记者,以往,像她一样的公共卫生医师主要负责预防保健、老年人随访、体检等工作,没有处方权,即便在随访或体检中发现老年人血压、血糖控制不佳,也只能将其转介给临床医生,老年人需要再次跑腿就诊,十分不便。

今年8月,肇庆市开展“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四会市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经过培训和考核,林思敏获得了慢性病种范围内的处方权。

“现在我在随访或体检时,发现老年人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就能当场为他们开具处方,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他们的跑腿次数。”在林思敏看来,公卫医师处方权不仅让他们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更直接、及时,而且大大提升了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连续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从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的开通到基层服务延伸,从医保联网结算打通到处方权改革,我市正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逐步破解慢性病老年人“看病取药难”问题,以让更多银龄群体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