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乡音搭起连心桥 怀集首创“方言服务窗口”破政务服务语言壁垒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

“阿叔,您今日要办乜业务呀?”近日,在怀集县行政服务中心新设的“方言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正用地道的桥头话为桥头镇村民李伯讲解医保报销流程。这场用乡音开启的政务服务新场景,正是肇庆市首个“方言服务窗口”的生动写照。

记者从怀集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该县行政服务中心于9月初正式推出这项创新服务。针对县域内永固话、诗洞话、桥头话、上坊话、下坊话等五大方言片区群众办事“听不懂、说不清”的痛点,通过精准识别沟通堵点、深度分析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三步走,成功打造出“方言服务窗口”,让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乡音无障碍、沟通零距离”。

怀集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怀集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罗能周介绍,在长期服务实践中,工作人员发现老年人群体及偏远乡镇居民在办理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时,常因普通话沟通不畅导致政策理解困难、流程反复询问,甚至出现多次往返奔波的情况。这种语言隔阂已成为阻碍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隐形壁垒。为此,怀集县行政服务中心筛选出县域内使用率最高的五种方言,组建起既精通方言又熟悉政务流程的复合型服务团队。

“方言服务窗口”运行以来,每日服务群众超20人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不少群众反映,用家乡话交流“心里踏实、倍感亲切”,政策解读更通俗易懂,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永固镇居民袁女士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感慨:“工作人员用方言解释流程,既亲切又明白,比以前方便多了。”怀城街道马先生也点赞道:“现在不用担心语言不通,大家都讲家乡话,沟通顺畅得很!”

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大岗话等小方言未覆盖”的诉求,罗能周表示,下一步将优化服务模式,逐步扩大方言覆盖范围,让乡音服务更贴心更全面。目前,窗口工作人员均来自行政服务中心各岗位,需同时具备“方言通”“政策通”“业务通”三项硬核能力——既精通方言又熟悉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政策法规,还能独立完成从咨询到办结的全流程操作,更需具备将政策条文转化为方言的逻辑分析能力。

特别值一提的是,针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服务中心还贴心设置了“方言陪办员”制度,提供一对一全程协助服务,真正实现“服务送进门、沟通零距离”。

方言服务窗口的设立,不仅是怀集县优化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更是“以百姓心为心”的民生工程。这种用乡音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探索,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怀集样本”,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