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侯硕咏
近日,端州区通过“人大+法院”联动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批回迁房物业费拖欠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基层矛盾化解提供了新路径。
今年7月初,某物业公司向端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合作社支付其名下6套回迁房三年累计11万余元物业费。这批房屋由合作社与开发商合作建设,分配予136户居民,但因产权未过户至居民名下,导致缴费责任主体存在争议:居民认为土地原属集体,无需缴费;合作社则认为实际居住人应承担费用。
考虑到案件涉及群体利益及农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端州法院李法官认为判决并非最优解,而是需要寻找一条既能维护物业公司权益,又能保障村民利益的双赢路径。于是,法院主动邀请端州区人大黄岗街道工委副主任、人大代表梁伟清参与调解。梁代表长期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村情民意,成为破解僵局的关键“中间人”。
7月9日,梁代表深入村社,从情、理、法三方面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向合作社阐明作为产权人的合同义务;另一方面向村民解释物业服务的有偿性和法律规定。通过耐心沟通,村民态度逐渐转变,物业公司也同意减免违约金。梁代表进一步提出“合作社先代缴、年底分红中抵扣”的灵活方案,彻底打破了此前“踢皮球”的局面。
7月24日,在法官和人大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双方核对账目并签署和解协议。四天后,物业费全部到账,物业公司撤回起诉。
为实现“化解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端州法院随后开展物业管理专题普法宣讲会,针对村民关心的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等问题答疑解惑,推动更多村民主动联系物业协商缴费。最终,另四起同类纠纷也得以顺利化解。
本案通过“人大代表介入调解+法院专业指导”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不仅实质性解决纠纷,更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