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313亿元金融活水润泽“百千万工程”——肇庆创新实施“222”行动促进国企投融资改革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胡源愿

今年以来,肇庆市深入推进国企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实施“222”行动(实施全域国企和县域产投类国企AA及以上评级“2个全覆盖”行动、实施国企资产和发行债券“2个上规模”行动、实施AAA国企零的突破和创建全省首批省级优化融资模式重点县“2个新突破”行动),探索出以融资促投资、以投资强融资的新路径。

今年,肇庆新增8家AA及以上评级国企,总数增至22家,其中县级国企17家。按类型分,全市新增产投类评级国企7家,总数达9家;其中县级新增产投类国企6家,总数达8家,实现全域国企和县域产投类国企AA及以上评级“2个全覆盖”。全市国企累计发行债券超313亿元,排全省第七,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头活水。

创新主体培育模式

提升县域国企能级

肇庆市坚持全市“一盘棋”,提级统筹壮大国企资产,提升信用资质,推动资产由小变大、由散到聚、由弱变强。

为了壮大资产规模,肇庆市对全域资源、资产、资金进行全覆盖清查,重点筛选经营性资产注入国企,同步整合二三级企业,搭建一级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营。比如,德庆县整合全县61家县属企业,组建德发集团,目前资产规模已突破100亿元;封开县属国企整体资产规模从13.56亿元提高至当前的60亿元,净利润增长5.3倍。

与此同时,肇庆持续优化国企资产和营收结构,升级打造产投类国企。今年,我市新增产投类国企7家,总数增至9家,四县一市实现全覆盖。高要区优化整合原城投类国企经营性资产,组建一家AA+评级产投类国企,2024年以来新增发债25亿元,力争尽快实现肇庆AAA产投类国企零的突破。

此外,肇庆市坚持实体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依托优质产业项目支撑企业壮大投融资能力。高要区国企新增文化旅游、生态、新能源、农贸市场四大业务板块,利用紫云谷、金象山、上清湾等资源,升级打造全域旅游联动项目,并持续构建“高桂”系列特色农产品矩阵,形成“农业+文旅+工业”立体化发展格局。广宁县国企立足108万亩竹林资源禀赋,加快推进50万亩竹林收储和中竹合作项目,逐步构建从竹原料供应、竹制品精深加工到竹文旅产业的全产业链。怀集县国企开拓食堂配送业务,向33所学校等客户提供配餐服务,年配送额近2000万元,并积极盘活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4个存量资产项目,实现资产变现11.77亿元。

创新闭环运作机制

构建投融互促生态

肇庆市以全域信用筑基为支点,深化“融—投—控”闭环改革,实现“金融输血—市场造血—风险防控”循环发展,以金融活水润泽国企,撬动发展效能。

为了拓宽多元融资渠道,肇庆选优用好“直接融资+银行贷款+政策资金”融资组合包,发挥产投类国企融资优势,激发县域融资潜力。今年,肇庆县级国企已发行债券23.5亿元,累计发行债券129.95亿元,存量债券余额59.5亿元,力争实现发债余额三年翻一番。同时,肇庆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全市国企政策性银行贷款合计243.94亿元。

在优化项目投资管理上,肇庆搭建“国资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协同投资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壮大产业“耐心资本”。全市政府、国企出资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11支,总规模约98亿元,已投资项目32个;强化“以市带县”投资管理,制定《肇庆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3年周期的国企项目滚动储备库。肇庆国资还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控股新三板企业1家,通过直投等方式参股上市企业7家,参股拟上市企业3家,其中,高要区国企参股的金晟新能源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四会市国企参与组建总规模5亿元的东海协鑫新能源创投基金,首期2亿元已投资深共晶电解质项目和锂电池回收项目。

此外,肇庆市加强企业现金流管控,错配运用中票、短融、流贷、中长期贷款和债券资金,压减融资租赁、信托等表外融资规模,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债务风险防控。目前,县(市、区)国企汇总资产负债率较2024年底下降2.12个百分点,平均融资成本较2024年下降41个基点。

创新靶向赋能路径

形成“能融善投”格局

在整体提升投融资能力的基础上,肇庆深化多维靶向赋能,引领更多“金融活水”精准投向县域产业发展等造血活血项目上。

为了促进县域产业发展,肇庆持续壮大县域制造业家底。肇庆市属国企、肇庆高新区国企积极参与县域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助力引入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实现我市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长至近千亿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高要区产投类国企累计发行债券超25亿元,为益客食品“高桂鸭”养殖和加工项目代建厂房,并参股项目公司,获取“租金+分红”两重市场化收入;怀集县国企创新推行“国有企业+土地流转+N”模式,集约农地1.43万亩,建立“租金保底+收益分红”机制,带动42个村集体年增收超1000万元。此外,为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市县国企“抱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枢纽中心,共同建设封开长岗等4个省重点港航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25亿元,货物吞吐量突破2100万吨。

同时,肇庆市发挥主业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市水务集团市场化统管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已建成供水主管、巷管合计约1389公里。端州区属国企统筹保障性住房建设、智慧养老服务等领域专项债券项目9个,合计总投资超70亿元。肇庆高新区基础设施智慧低碳提质升级建设项目获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7.3亿元,建设公共停车泊位10242个,设置新能源辅助配套设施1520套。

此外,为撬动各方力量参与,肇庆市积极引导央企国企以“市场化+公益”“微利+公益”模式参与“百千万工程”,目前已承诺帮扶额度13.3亿元。高要区国企以“村企共建、绿色赋能”发展思路,联合铁岗社区建设光伏长廊发电项目,并盘活超112间闲置农房,建设全省首个“屋顶咖啡”项目,助力铁岗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33万元,增幅达277%。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功能,市中小担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142户区域乡镇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融资担保4.38亿元,降费让利548.84万元;国担基金业务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98%,处于省内担保机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22%,降幅居全省首位。强化县域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建立省市县多层次国资国企人才交流挂职机制,促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干部交流,切实增强县域国企内生动能。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