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五级联动转移群众 科技巡查护城平安——肇庆全力抗击台风“桦加沙”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林琳 苏燕君 王绮彤 谢江涛 通讯员 肇应宣

9月24日17时前后,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在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逐渐远离肇庆。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肇庆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截至记者发稿时,全市仅接报小型塌方3处、树木损毁1296棵等零星险情,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这背后,是肇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科学决策,是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的高效协同,是全民动员的磅礴力量,是精准管控的细致入微。

五级联动构筑防风救灾堡垒

9月21日,“桦加沙”还在太平洋上积蓄能量,肇庆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就已提前发出防御通知,全市上下迅速进入临战状态。随着台风逼近,应急响应级别不断提升:22日10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22日22时提升为Ⅲ级,23日21时进一步提升为Ⅱ级。

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市应急指挥部调度部署防台风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均下沉一线指导防台风工作。这种以上率下的工作作风,迅速传导到各级各部门。

在市三防总指挥部值班室内,氛围高度紧张,但忙而不乱,高效协同且科学精准的工作状态令人印象深刻。整个防御作战的“智慧大脑”电子显示屏不断闪烁,实时更新各项关键信息。市领导坐镇指挥,应急、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交通、供电、住建等核心部门以及抢险救灾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全员在岗,联合值守。

“xx镇请回应,我们接到关于树木倒伏阻断交通的警情,请问是否已经跟进处理?”在市级层面,市三防指挥部成立联合值守中心,应急、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20多个部门派员进驻,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指令一键下达。值班长和接线员彻夜未眠,紧盯数据变化,进行密集的滚动会商研判。决策链条短,效率极高,一旦发现某个区域出现风险苗头,相应的指令便会立刻发出,直达一线执行单位,并根据风险程度调度队伍救援。

在县级层面,各地同步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四套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镇级层面,领导干部全天候值守,白天全员全勤在岗,夜间一半人员在辖区值守;村级层面,干部们走家串户,排查隐患,组织转移;各村民小组则成为防风救灾的“前哨站”。

例如,鼎湖区莲花镇实行全天候值守制度,派出16个排查组对企业、在建工程和14个村居开展隐患排查。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求镇村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组,确保每条自然村都有干部驻守,每处隐患点都有人负责。”

五级联动机制在抗击台风中展现出强大合力。全市累计派出5600多个工作组2.65万人次加密巡查和管控处置,提前组织危房、山边房、易涝点等危险区域群众及户外施工人员28953人避险转移。

全民动员凝聚守望相助

强大合力

抗击台风,不仅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全民参与。“桦加沙”来袭期间,肇庆上演了一幕幕全民动员、守望相助的感人场景。

在肇庆高新区,将军山体育公园、大旺文体中心及大旺中学3处应急避难场所成为794名转移群众的“临时家园”。记者在安置点看到,现场秩序井然,群众生活有序。

安置点内,共享充电宝解决了群众的手机用电焦虑;窗户均用胶布贴上“米”字,加强防御;安置群众或休息或聊天,有的还与家人通话报平安。来自湖南的建筑工人李师傅说:“一开始还担心安置点条件差,来了才发现政府部门想得很周到,有吃有住还有医生,比我们工棚安全多了。”

在端州区,250多名建筑工人和群众被转移到安全避难场所,领到了日常用品,饮食也有保障。端州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还要让他们在安置点感受到家的温暖。”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的本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工人们在农业部门指导下,提前清理排水沟渠,使用压风带对蔬菜大棚进行加固。基地负责人说:“农业部门提前指导我们做好防御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民动员还体现在各行各业的责任担当上。“台风天尽量别外出,看到断落的电线要远离,记得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在金利镇石林社区,高要供电局客户经理开展安全用电宣传,为群众讲解台风期间安全用电知识。

在端州区,多条道路出现树木倒伏、断枝散落的情况,肇庆市森林消防大队迅速响应,连夜投入清障工作。在端州一路、砚都大道等险情点,森防队员手持电锯,对倒伏树木进行快速分段切割。风雨中,橙色的身影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精准管控科技力量

提升防御效能

防御超强台风,传统的人海战术已难以应对,精准管控成为关键。在此次防御“桦加沙”的过程中,肇庆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精准预测、精准调度、精准处置。

气象、水文部门发挥着“哨兵”作用。在高要生态气象探测基地,气象助理工程师梁应彻夜值守,维护气象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这里一度录得33.1米/秒(12级)的全市最大风速,梁应却只是紧盯着数据屏,追踪“桦加沙”的踪迹,及时发布预警。

海事部门则创新运用“智慧+现场”监管模式,保障水上交通安全。肇庆德庆海事处四级主办王斌介绍:“我们通过智慧海事监管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实时关注辖区水域动态,对锚泊船开展轮班不间断点验,确保船舶均已停航并在安全水域锚泊避风。”台风登陆当天,肇庆辖区1162艘船舶实现“零在航”,全部进入锚泊避风状态。

供电部门采用“人巡+机巡”协同模式,对重点输电线路展开特巡特维。肇庆大旺供电局启动定点布置的无人机巢,用“黑科技”打响超强台风防御战。随着后台指挥人员的一声令下,智能巡检无人机根据系统指令展开全自动巡航,全方位、无死角地精细化检查线路通道情况。

精准管控还体现在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上。住建部门出动检查人员4112人次,复查削坡建房风险点、危房老房5169栋,排查280个物业小区,组织464个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停工,及时转移在建工地人员10939人;城管部门清疏积水点165处,清理道路淤积垃圾38.83吨,排除道路桥梁隐患55处,修剪清理树木711棵,加固树木346棵,消除户外广告牌隐患125个;自然资源部门出动巡排查工作人员105人次,巡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点128处次;交通部门及时组织全市83个渡口停渡、386条客运线路停运、65个在建交通项目停工;教育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有序实施停课;文广旅体部门组织全市所有景区、公共文化单位等文旅场所及时关停……一系列精准管控措施,构筑起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御体系。

25日18时,随着“桦加沙”远离广东,肇庆市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风雨逐渐减弱,但防御工作并未松懈。各地应急管理部门继续密切关注风雨动态,加强风险点巡查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回顾这场抗击台风的战役,肇庆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五级联动确保了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转,全民动员凝聚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精准管控提升了防御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这一切,共同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