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谭珊珊
在广宁县赤坑镇惠爱村,一栋栋农房悄悄换上了“新衣裳”,曾经略显斑驳的外墙,如今被精心勾勒出简约雅致的线条。原本单调的墙面,有的被刷上温暖明亮的黄,搭配红边点缀,在青山绿野间格外亮眼;有的则是纯净的白,简约又清新,沐浴在阳光下,透着满满的设计感。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惠爱村正酝酿着一场巨变。在这场变化中,宜居宜业的乡村图景逐渐成为现实。
农房换“新装”焕发新活力
行走在惠爱村,仿佛步入了一幅灵动的乡村宜居画卷——这场以提升风貌为目标的农房外立面改造,正让惠爱村的每一处角落,都焕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活力。
惠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孔剑明告诉记者:“对惠爱村的外立面建设工作,村民都很支持配合。经村民报名,共有208间农房需提升,现在已经完成有150多间,预计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到时候整村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今年6月,惠爱村外立面改造的消息传开后,村民热情高涨,配合度远超预期。短短几天,报名数从几十间涨到208间。在村民看来,“房子变美、村子提质,这样的好事肯定积极配合!”如今,惠爱村的外立面改造工程即将完成,村民们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惠爱村村民孔先生便是积极参与农房外立面改造的其中一员。他开心地说:“外立面改造以后,整个村庄变化很大,很漂亮。现在家人小孩都喜欢回来玩,这次的改造很值得。”
记者还了解到,惠爱村巧用闲置土地,集中规划建设工具房,务求有效解决农村农具、设备乱堆放的难题。项目规划打造100间工具房,每间面积10平方米。目前,60间工具房已顺利封顶,工程预计今年11月底可全面竣工。
除了进行农房外立面提升,惠爱村还致力于改善村庄的通行条件,便利村民群众往来。如不久前启动的赤坑镇惠爱村云山村至清远市阳山县杨梅镇的道路升级工程。该工程重点对道路路肩进行扩宽。升级后,这条连接两地的交通线,将成为汇聚爱心、共促发展的“连心路”,为乡村出行与区域联动注入新动能。
依托山水资源丰富文旅项目
“以前这里是一片闲置用地,杂草丛生、利用率低。为了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去年,村委会提出了种植桃花树,打造十里桃花村的设想。”在村中桃花林边,孔剑明说,刚开始,部分村民并不理解这个设想,村委会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详细讲解桃花林种植规划,从打造特色景观吸引游客,到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村民增收,为村民分析其中的好处。
经过村干部的走访动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3个村民小组共20多户的村民转变了态度,纷纷同意让地种树。桃花树苗被一棵棵种下,承载着大家对乡村振兴、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
桃花林的打造,是惠爱村依托自身丰富且独特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惠爱村围绕青山、绿水、农田等优质生态资源打造“云山里康养旅游示范带”,重点谋划并推进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不仅建设了惠爱村旅游集散中心及配套停车场,还在惠爱石川奇石河段和莲花古树段奇石河段分别建设了步行道与亲水平台,同时对惠爱村委会到云山村石洋带瀑布沿线约6公里道路进行路肩扩宽50厘米及硬底化处理。
惠爱村还开发红色资源,完善登山设施,打造融合登山安全教育、露营功能且配备救援队伍的石猪山登山培训基地。
此外,惠爱村以古树名木为抓手,结合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先后投资建成云山古树公园和莲花古树公园,融合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与自然山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
如今的惠爱村,不仅有看得见的生态美景、摸得着的基础设施,更有村民脸上藏不住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这份美丽蝶变,是村干部与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成果,不仅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擦亮了“生态宜居、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底色,为更多乡村依托特色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