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琳 实习生 谢宇喆 通讯员 谭敏华
9月21日,高要区再度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95位,较2024年上升3位),还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6位(较2024年上升2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43位(较2024年上升1位)。各榜单上的优秀表现,彰显该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持续提升的综合竞争力。
2024年,高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8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92.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9亿元,多项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第一。2025年上半年,该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3.1亿元。
高要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装备制造和现代家居、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的“3+1+1”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个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高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8家、高新技术企业317家,其中包括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7家上市公司。2024年,该区新引进制造业项目57个,计划总投资146.08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4个。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保供基地,高要区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10年排名全市第一。该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虾、米、鸭、鹅、桂、鸽”六条全产业链,全力培育罗氏沼虾、肉桂、水禽3个百亿级产业链条。目前,该区正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等10个国家级试点工作,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等8个省级创建点实施。
近年来,高要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近三年促进城镇新增就业超2万人。在教育领域,近三年高要累计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6所,新增公办学位9630个,入选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该区的医疗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以上,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高要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居全省前列,通过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该区实现68万农村人口同饮西江水。
此次再度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标志着高要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这座千年古郡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