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琳 通讯员 谭敏华
9月19日发布的2025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上,高要区金利、金渡、莲塘、白土、禄步、蛟塘六镇强势登榜,形成令人瞩目的“高要军团”。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追求城乡融合、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全面发展。
最新榜单中,金利镇排名485位、金渡镇排名920位、禄步镇排名976位、白土镇排名977位、莲塘镇排名987位、蛟塘镇排名998位。与2024年榜单相比,金渡镇、白土镇排名均有两位数提升,禄步镇上升8位,金利镇上升3位,镇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莲塘镇和蛟塘镇首次入选全国千强镇榜单,实现历史性突破。这场集体跃升的背后,是高要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艘龙舟领航
作为高要镇域经济的“领头龙”,金利镇正以龙舟竞渡之势破浪前行。这个拥有23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头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五金智造产业创新基地等多项国家级桂冠。今年1-6月,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258.8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8.89亿元。
金利镇成功的密码,藏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在这里,西江黄金水道与“三纵三横”交通网络交会,18公里岸线可通5000吨巨轮;在这里,189家规上企业与13000多家个体户共生共荣,电镀城、门窗城等特色产业城正在崛起;在这里,400多年龙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融,孕育出“智慧金龙”IP形象和“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品牌。“金利经验”此前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成为全国镇域改革的样本。
多元产业共舞
金渡镇以上市企业集群独树一帜,坐拥鸿图科技、天龙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市镇街之首。这个与端州隔江相望的工业专业镇,依托三大产业园区打造“2+1”产业体系,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22亿元,位列全区第一。今年1至6月,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9.66亿元,同比增长10.2%。
白土镇深耕“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旅游格局,国画大师黎雄才故乡坑尾村成为文化地标,金龙湖、黄花风铃生态园与现代商业综合体交相辉映,展现商贸重镇的新活力。
禄步镇创新的“光伏兴村”模式入选全省40大改革案例,以“政银企村”合作模式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5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新晋全国千强镇的莲塘镇作为“中国罗氏沼虾之乡”,构建起“育种—养殖—加工—溯源”全链数智体系,仅虾产业年产值就超10亿元。这里还有高要区未来产业新城——江滨新城,承载着高要幸福产业发展的重任。目前,江滨新城已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储能、精密智造产业集群,有按三甲标准建设的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广东理工学院和碧桂园山湖城等,15分钟产城生活圈覆盖率达90%。
随着广湛高铁即将通车、珠肇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广州新机场破土动工,位于高要区最南端的蛟塘镇也从内陆腹地加速成为湾区枢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黄金走廊”。蛟塘镇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锚定“湾区枢纽、空港新城”发展定位,加快构建“空铁公”立体交通网络,全力保障广州新机场、机场快线、肇明高速连接线等项目落地见效。
共享成功基因
六镇虽发展路径各异,却共享三大成功基因——
保持产业强镇战略定力。六镇均坚持特色化产业集群培育,如金利镇立足五金智造,金渡镇立足精密电子,莲塘镇立足罗氏虾,白土镇立足陶瓷工艺,等等。
坚持城乡融合创新探索。六镇在城乡协同的大框架下推进乡村发展行稳致远,如金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金渡镇农房改造“五步法”……
坚持文化赋能特色路径。龙舟文化、端砚文化、侨乡文化、茶果节等文化资源,成为各镇差异化发展的精神标识。
高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六镇入围千强镇,正是高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镇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成果显现。接下来将支持更多乡镇找准定位,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