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产业质效双飞跃 大旺智造加速成长——肇庆高新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陆志锋 通讯员 赖小琴

近日,2025年度广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揭晓,肇庆5家企业入选,其中肇庆高新区独占4席。这一成绩助力肇庆市位居全省排名第五位,入选企业数量与深圳、惠州等城市并驾齐驱。

作为攀“高”逐“新”的国家高新区、广东省制造业重要基地,肇庆高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让大型骨干企业数字化形成引领,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加速普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产业效率与质量的双重飞跃。

政府引领

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肇庆高新区充分发挥在组织引导、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作用,深入落实广东省、肇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的政策,引导数字化基础好、转型需求迫切、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该区通过建立监督评价和定期报告机制,加强跟踪督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并成立了数字化服务机构——智慧大旺办,负责园区数字赋能产业工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务。

该区通过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推进省、市级数字化转型项目,为企业精准解读肇庆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项目和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产业发展资金示范项目等,有效增强了制造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坚定了企业的转型信心。

截至今年6月,该区累计推动227家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优化升级,运行效率普遍提升15%以上,人力成本降低30%以上,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1年以来,区内的小鹏汽车、福田化学等7家企业共9个项目获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及荣誉,累计获得专项扶持资金约1700万元。以此为基础,在2023年,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平台赋能

数实融合驱动绿色转型

围绕园区能级提升转型,肇庆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金融”合作业务模式,联合华工能源公司构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肇庆高新区已打造两大管理平台,在全省创新开发出“云碳贷”“数信贷”等金融产品。

其中智慧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平台,已陆续开发了负荷聚合调控、碳排管理、能耗管理、安全诊断等多项功能,服务园区260家区内企业能源数据上云,35家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可调资源聚合调控管理平台方面,从全区工业企业中优选47家企业建立分级调节能力模型,以主动响应替代被动错峰。

该区基于这两大平台打造出“智慧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园区,并已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园区融合应用试点示范,是全国所有入选项目中唯一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园区级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成为广东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依托智慧能源平台,肇庆高新区已构建“企业碳账户+”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为区内322家企业建立了碳账户并构筑碳排放强度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参与应用企业碳账户体系,创新推出了“云碳贷”“云碳担”“人才贷”“碳征信”等多个绿色金融产品,为全区206家企业提供61.36亿元融资额度,已发放38.86亿元。

龙头引领

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肇庆高新区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聚焦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5G全连接工厂等方向,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

比如小鹏汽车肇庆基地,通过建设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生产场景的实时数据分析、预测与应用,大幅提升生产调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广东博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和供应小鹏汽车M03等爆款车型的车身钣金件,带动博俊汽车产供销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客户可以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并连通车间生产数据,随时查验和线上反馈,提高对接效率。

肇庆南玻建筑玻璃智能化工厂重点围绕自动化控制及设备信息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最终实现生产、物流、消费者的全方位管理,完成从客户订单开始的整体化、透明化的柔性生产,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透明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据估算,项目改造升级后,企业生产电单耗大幅下降,带动整个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直接带来成本下降约1700万元。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还大力支持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并实现提质增效。其中,骏马混凝土引入智能物流调度系统,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准时交货率提升了15%;捷骏电子新增ERP系统,工单准时完工率提高了15%,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6%;富士通电梯上线智能制造管理系统,设计生成清单所需时间从30分钟降到3分钟,所需时效下降90%。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表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题。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数字服务,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借助行业协会驱动更多企业数字化升级,释放标杆项目的示范效应,让“大旺制造”加快跨越为“大旺智造”,为区域智造转型提供更多的“大旺经验”。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