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李欢
《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已逾一年,在此期间,大批港澳青年纷纷北上大湾区城市追逐就业创业梦想。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肇庆市以《条例》为遵循,精准推出系列服务保障举措,为港澳青年在此安心逐梦、大展拳脚提供坚实支撑。
澳门青年吴瑞君(左)与同事讨论文创产品推广。 记者 严炯明 摄
港澳青年逐梦肇庆
澳门青年吴瑞君的岭澳旅游文化融合项目,已经孵化一个结合澳门热门IP与肇庆元素的产品;香港青年蒲刚敏的肇庆市迷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为肇庆多家硬件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他们都是在《条例》颁布后,来到肇庆创业的港澳青年。
澳门与肇庆在文化上的互通,是吴瑞君选择在此深耕文创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认为,两地在生活、文化、饮食等方面接近,而且肇庆文化底蕴深厚,能给港澳艺术青年带来更多灵感。“澳门文创所包含的葡式文化与肇庆的岭南文化相碰撞,有着巨大发展潜力。为此,今年年初我选择来到肇庆新区,发展岭澳旅游文化融合项目。”他说。
而在蒲刚敏看来,肇庆的初创条件比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更具优势,这也是他选择落户于此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香港、深圳都有创业经历,肇庆的办公环境与成本等比上述地方有优势,很适合小微初创企业落户发展。”他说,对于他所打造的精巧时尚的智能硬件解决方案来说,肇庆周边城市是一片蓝海。
多位受访的来肇创业港澳青年表示,《条例》是北上创业的“引子”,而当地贴心的服务让他们没了后顾之忧。肇庆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负责人朱莹表示,在该基地,来肇的港澳创业者不但可以拎包进驻,还可以享受到创业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包括工商登记、法律咨询、财税管理、市场拓展、投融资对接等。
如今,吴瑞君已带领三个澳门文创品牌IP前来肇庆,其中“Yunana&Meow”联名肇庆七星岩牌坊创作了冰箱贴文创。“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港澳文艺创作者来肇庆创作,同时推动澳门与肇庆在旅游上深度融合。”他说。
蒲刚敏的初创公司也实现收支平衡。肇庆部分灯控生产公司依托其智能化方案,打造的产品受到客户欢迎,客户群体得到扩充。另外,他的公司生产的智能贴膜机,远销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我们未来计划依托肇庆,进一步开拓周边市场。”他说。
好服务助力无忧发展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肇庆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原则,分级打造省、市、县级创业孵化平台,为进驻基地的港澳创业项目提供租金减免、拎包入驻服务。目前,全市在运营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入驻113个港澳创业项目,其中《条例》实施以来新增入孵港澳项目9个。
为服务好来肇就业创业港澳青年,肇庆持续加强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相关服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印发《肇庆市创业服务指引》,为来肇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政策指引。另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在孵港澳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保障、创业辅导、商事业务代理、扶持政策宣传等服务。
全市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均设有政策宣讲员,做好政策解读,传递最新政策,收集青年需求。同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人才驿站服务专窗为港澳青年增设专门服务,对来肇咨询的港澳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和办事指引。
“今年,我们还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开展现场招聘会,主动搭建就业服务对接平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肇庆还加大了社保补贴、创业资助、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助力港澳青年在肇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来肇港澳人才,还可享受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优待。
破解难点提升肇庆吸引力
《条例》施行一年多时间,肇庆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在吸引港澳青年前来就业创业方面,仍有较大发挥空间。
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他们会持续讲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故事,全面展示创新创业基地的港澳人文情怀和优势双创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更多港澳青年了解肇庆,来肇就业创业。
同时,肇庆结合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不同需求,对接全市平台资源,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创业孵化体系。
接下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加强与香港、澳门有关部门及社团、高校等的交流对接,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大力推介肇庆产业环境,加大港澳项目招引力度。同时,该局会宣传发动基地内的港澳项目、港澳青年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和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优质港澳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