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苑卉 特约记者 冯铁成 通讯员 梁靖
“下一批改造算我家一个!”近日,广宁县江屯镇石坳村的村委办公楼前,村民围着村干部争相报名,只为给自家农房“换新衣”。放眼村内,一栋栋米白色调、浅灰线条勾勒的农房错落有致,在阳光下格外亮眼,这场农房外立面改造热潮,如今成了村里最时髦的事。
一栋栋米白色调、浅灰线条勾勒的农房错落有致,在阳光下格外亮眼。 通讯员 摄
一个多月前,改造通知刚下发时,村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外聘施工队靠不靠谱?”“花了钱效果不好怎么办?”“工程质量能保证吗?”村民的顾虑像一堵墙,让改造工作迟迟无法推进。
“光说政策没用,得让村民看到实在的好处。”石坳村村干部摸准村民的心思,决定以“样板房”破局。他们带着政策资料、施工图纸,首先找到有30多年装修经验的村民雷子棠。当看到改造采用防水耐裂、易打理的真石漆工艺,设计图上米白配浅灰的风格简洁大方,再加上清晰明了的施工流程表,雷子棠当场拍板:“这改造靠谱!我第一个报名!”
经过几天的改造,雷子棠家的农房焕然一新。闻讯而来的村民看着崭新的外墙、大方的外观,赞不绝口。
“这颜色看着就舒服,材料也扎实!”原本犹豫的村民,转身就往村委跑。
在外工作的村民雷子流也被村里的“焕新风”吹动。他家三四年前建了新房,外墙一直没装修。当得知农房改造按“七成政府奖补、三成村民自筹”实行,自己只需花一万多元就能完成原本十几万元的装修,雷子流立马点头同意。
“施工四五天就完工了,屋里光线都变好了,这政策太实惠了!”看着改造后的新房,雷子流欢喜地对邻居说。随后,他家也成了村里又一间“样板房”。
在一间间“样板房”的带动下,大家的改造意愿逐渐从观望转向积极。
作为江屯镇风貌提升示范带的重要节点,石坳村掀起的农房改造热潮,正是当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今年3月,江屯镇全面启动交通主干道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后,石坳村精准锚定消除村民顾虑这一核心,用看得见的质量、摸得着的实惠打开工作突破口。
“从逐户上门讲政策,到靠样板房树信心,短短一个多月,已有60多栋农房开工改造,还有几十户在排队等着!”石坳村村干部雷奕阳语气里满是欣慰。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村民态度的转变,藏着基层工作的“巧心思”——不搞空泛宣传,只凭实效说话,让乡村焕新的每一步都改在群众的心坎上。
如今的石坳村,农房颜值节节高,村容村貌日日新。而这份“找对突破口、用实效破解顾虑”的工作思路,为更多乡村实现“和美焕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