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鼎湖“女剑客”莫婉琳 全国击剑冠军诞生记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杨丽娟

在刚落幕的2025年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暨全运会预赛中,来自鼎湖区广利街道的中国女子重剑运动员莫婉琳,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斗志,在剑道上披荆斩棘,斩获桂冠,为肇庆乃至广东赢得了荣誉。

68b50fdce4b06d0c14e1341f

2000年,莫婉琳出生于广利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2009年,她在广利中心小学就读三年级时,肇庆市体育学校的教练来到该校挑选运动苗子,出众的身高和臂展,以及活跃的思维,让莫婉琳一眼被相中。从此,她进入肇庆市体育学校就读,开启了击剑生涯。

“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击剑,也没有特别的体育运动爱好,一切都是从零学起。”莫婉琳告诉记者,初入体校,面对陌生的击剑装备和复杂的技术动作,她没有退缩。当看到电视荧屏上播放的击剑比赛时,她的内心也异常兴奋,对击剑充满了好奇。

在体校的训练是辛苦的,除了文化课,还要进行击剑项目训练。莫婉琳选择的是击剑项目中的重剑,它更考验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击剑需要进行力量、耐力、速度以及应变能力等训练。”莫婉琳说,从基础的步伐移动、持剑姿势,到复杂的进攻、防守技巧,每一个动作,她都反复练习了上千次。

“刚开始训练时,腿脚酸疼到不想动,但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变化,不能轻言放弃。”莫婉琳告诉记者,在理解动作要领后,她的训练变得游刃有余,在平常的一对一训练中,经常是赢的一方,这也增强了其对击剑的信心。

经过两年高强度的训练,2011年,莫婉琳凭借扎实功底和出色表现,在首次参加广东省击剑锦标赛中,便拿下了前三名的好成绩,被挖掘进入广东省体育学校,接受更高强度和更专业的训练。此后,莫婉琳陆续参加省锦标赛、省运会、全国冠军赛等重大赛事,崭露头角之余,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不断提升,并取得不俗的成绩。2015年,莫婉琳成功进入广东体彩击剑队。

近年来,莫婉琳先后在多项全国大赛中取得佳绩。如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全国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2020年的全国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个人第三名,2025年的全国击剑冠军总决赛暨全运会预赛第二站女子重剑个人冠军……这些荣誉背后,是莫婉琳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和从未轻言放弃的意志力。

尤其是今年的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暨全运会预赛第二站女子重剑个人决赛上,莫婉琳的表现异常出色。决赛中,她的对手是实力强劲的福建选手郑媛媛。比赛伊始,双方迅速进入状态,展开激烈争夺。莫婉琳身着白色剑服,手持重剑,眼神坚定,紧紧盯着对手。她步伐灵活,不断寻找进攻机会,时而迅速刺出,时而巧妙防守,剑与剑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凭借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稳定的心态,她逐渐掌握主动权,最终,以15比7的比分战胜对手,成功夺冠。

莫婉琳的技术特点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刁钻。她的第六姿势防守,成功率常年保持在八成左右,这次比赛更是达到了九成。国家队教练组给的数据显示,她的平均反应速度只有0.18秒,比队伍的平均水平快了0.04秒,而这零点零几秒,在剑道上就是胜负的关键。

载誉归来,莫婉琳难掩激动:“很开心能拿到金牌,为家乡争光。”谈及未来,莫婉琳目光坚定。她透露,目前正全力备战9月的全国击剑锦标赛和11月的全运会击剑比赛,更远的目标是冲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