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李欢
近日,肇庆市首届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大赛在肇庆高新区举办,吸引了70名行业骨干同台竞技。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劳动关系协调师180余人。什么是劳动关系协调师?他们是如何发挥专业技能为劳资双方架起“连心桥”的?记者采访了其中三位代表。
张烂:热忱坚守的义务协调师
“要是没张烂帮忙,我恐怕还在为加班的事犯愁呢!”提起张烂,燕子眼里满是感激。她口中的张烂,是肇庆市泰克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市场对接负责人,也是一名劳动关系协调师。业余时间,她常义务为有需要的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矛盾纠纷调解、劳动政策咨询等。
“我从事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多年,深谙企业与员工的矛盾根源与政策误区。这两年,我看中劳动关系协调师的发展前景,通过努力考取了相关证书。”张烂告诉记者,看着身边不少人和企业对劳动政策和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并因此产生纠纷,她便动了“搭把手”的心思。从此,她的业余时间多了项“义务活”:免费提供劳动关系协调。
不久前,我市一家小型工厂的员工陈女士找到张烂——公司连续半个月要求员工每天加班3小时,还不安排补休,员工们满是怨气,向公司提出质疑,双方为此闹得很僵。既想保住工作,又希望公司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陈女士,选择向张烂求助。
得知情况,张烂指导陈女士把加班记录、考勤表整理好,并查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拿着整理好的材料,陈灿找到了工厂负责人,一边向其阐明法律依据,一边从不合理加班或影响工厂生产效率、企业名声等角度开展协调。经过沟通,该名负责人承诺会合理调整加班安排,按规定推行补休制度和发放加班费。
“每看到劳动关系双方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越来越多人更懂相关法律法规,我就觉得特别值。”张烂笑着说,她从没把劳动关系协调师这个身份当成“额外负担”,反而越做越有劲。在她看来,劳动关系协调师不只是个证书,更是份责任。“能靠自己的能力,让员工少点委屈,让企业少走弯路,守住‘合法’这条线,我觉得挺自豪。”
范洁滢:在法与情间探索妥善解法
在广东亚铝森原铝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里,常能看到行政及人力资源部范洁滢穿梭的身影。近十年人事工作沉淀,让这位劳动关系协调师练就了一身的协调本领——小到员工考勤争议,大到岗位调整纠纷,经她手的事,总能在法与情的平衡里找到妥善解法。
今年夏天,车间员工阿强气冲冲来到公司办公大楼吵嚷,对于其违反生产安全操作规定,被公司降职的决定表示不满。范洁滢见状马上将他带回会议室,安抚好其情绪后,拿出《员工手册》,向他说明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公司对他进行降职处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见阿强态度松动,范洁滢又趁热打铁,请来公司领导与他面对面谈,让他知道,公司没辞退他,是认可他扎实的技术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同时承诺,只要他踏实干,依然有机会升职。
经过协调,阿强接受了公司的处理方案。每每见到范洁滢,他总笑着说:“当初多亏你阻止我钻牛角尖。”
这样的协调,对于范洁滢来说并不是偶然。前段时间,员工小张因患病不得不回家长期休养,他想辞职,又因囊中羞涩犹豫不决。于是,向范洁滢说出了苦恼。当天下午,范洁滢就拿着小张的病历和工龄证明找到公司负责人,为小张申请到满意的补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除了守好公司这“一亩三分地”,范洁滢还凭借过硬的协调技能,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劳动关系协调。“干这行十年,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劳动关系协调不是‘和稀泥’,要懂法、更要懂人。”谈及成为劳动关系协调师的初衷,范洁滢坦言,让劳方暖心,让资方放心,这是她最想干好的事。
侯艳娴:为驻场企业及员工解忧
侯艳娴是肇庆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员工,常被外派至其他企业驻场,协助对方开展人力资源方面工作。作为劳动关系协调师,她像一座灵活的“桥梁”,一头连着驻场企业的人事管理需求,一头牵着员工的合理诉求,在劳资之间找平衡、解难题。
去年底,侯艳娴在肇庆高新区一家企业驻场,当时,该公司有名员工因违反相关规定,收到了记过处分等通知。不同意处罚方案的员工,气冲冲地找到公司负责人理论,双方各执一词。于是,这名员工直接向肇庆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馈了情况,一场劳资纠纷眼看就要升温。
“接到区人社局协助协调的电话后,我先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员工违规的具体情况捋了三遍。”侯艳娴回忆,她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只站在某一方,得让员工明法理,让企业讲情理。
清晰事件后,侯艳娴联合区人社局工作人员,找到公司负责人以及涉事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待员工把委屈和疑惑都说透了,他们才拿出《劳动法》相关条款,结合员工违规的具体行为,一条条解释公司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据。经过一来二去的协调,该名员工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认可了公司的处罚方案,并主动撤回对公司的指控。
这样的事,在侯艳娴近五年的驻场工作里不算少。从协助企业完善人事制度,到帮员工解答社保、薪酬疑问,再到调解大大小小的劳资矛盾,她始终秉持“既要让企业合规经营,也要让员工权益有保障”的原则,用自己的耐心和专业,致力把劳资之间的“连心桥”搭得越来越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