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走访肇庆抗战遗址了解抗战故事 镌刻在建筑上的肇庆抗战记忆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杨永新 实习生 杨雯晶 翟志豪 通讯员 周键莹

在肇庆的土地上,散落着多处镌刻着抗战记忆的痕迹:七星岩水月宫曾遭日军两次轰炸,合殿被毁、民众伤亡,却因文物提前迁移得以留存文脉;牙鹰楼曾沦为侵肇日军司令部,留存侵略者暴行铁证;德庆罗阳村的炮楼记录着军民携手击退日伪军的英勇……这些遗址与战斗往事,见证了肇庆人民在抗战中的苦难与抗争,成为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鲜活教材。

七星岩水月宫:两度遭炸的文化伤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七星岩受到日军战机的狂轰滥炸,破坏严重。”星湖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七星岩志》《星湖志》记载,1939年3月29日和1940年4月29日,日军投弹800余枚,死伤12人,房毁23间,水月宫合殿被炸毁。当时,《工商晚报》对轰炸事件进行了报道,成为日军侵华、侵肇的又一罪证。

据推测,肇庆位于西江流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当年中国军队可能在肇庆及七星岩附近有军事部署,或者七星岩的地理位置对日军的军事行动构成一定阻碍,日军为了削弱中国军队的防御力量,控制西江流域,选择对七星岩进行轰炸。

其次,七星岩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成为当地民众躲避日军空袭的重要场所。日军为了达到杀伤中国平民、削弱中国抗战意志的目的,对七星岩进行轰炸。

庆幸的是,在日军轰炸前,民众预判准确,及时将七星岩水月宫三尊明代铜佛像迁移至当时的高要县水南村,铜像内所藏珠宝分装五箱存放在银行,才避过一劫。

1947年,民众将三尊铜佛像运回原处安放。1957年,国家拨款重建和扩建水月宫,当年11月,香港《大公报》对重建工作进行了报道。如今,人们在游览水月宫时,通过这里的简介,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牙鹰楼:曾为日军司令部的民国建筑

在端州区十字路,有一座中华民国时期的建筑,名为牙鹰楼,极具历史价值,堪称民国建筑的瑰宝。在抗战期间,这幢楼曾为侵肇日军司令部。

记者看到,牙鹰楼坐北向南,采用混凝土和砖木结构,共有三层。正门为宽敞的厅堂,两侧设有厢房。西式门框和大门,双掩木框玻璃窗,展现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

据了解,日本侵占肇庆城区时,这幢楼被用来做他们的司令部,每天有日本军官出入,并有士兵严密把守。今年86岁的肇庆人叶冠雄回忆,日军入侵中国时,他不足6岁,长大后常听老人讲起当年的故事。“1945年农历九月,日军已战败投降,准备撤走。但临走时还强征苦力搬运物资,我舅父就是其中之一。”叶冠雄回忆,当时,他的母亲因舅父身体有问题而强烈反对,结果遭到日军殴打,头部肿起了包。最终,其舅父被强行带到端州黄岗一带做苦力,见证了日军的暴行。

叶冠雄回忆,有一次他在牙鹰楼附近见到有一群妇女路过,人数有六七十人,衣着杂乱,面无表情,个别人脸上还有瘀肿,后来得知,那些妇女都是日慰安妇。

战火的硝烟已散,牙鹰楼留存下日本侵略者的印记,成为侵肇的罪证之一,时刻提醒着更多肇庆市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德庆罗阳炮楼:见证军民同心抗敌

在德庆县高良镇罗阳村,有一幢由红砖砌成的建筑物,四面设有射击孔,结实又坚固,这就是罗阳炮楼,抗战时期为打击日伪军立下了功劳。

据记载,1944年11月,占领德城的日军纠集日伪军300余人进犯罗阳村,中共德庆临时小组长徐儒华立即动员军民抗击,当时抗日自卫队和民兵1000多人,分两路奔赴罗阳抗击日寇。

日伪军刚进入罗阳村,就遭到抗日自卫中队的阻击。慌乱间,他们转到罗阳背后山的桔子岭,架起机枪向罗阳炮楼扫射。不料又遭到守在榄根山和林村洞山的抗日自卫中队的迎头痛击,最后只得放弃桔子岭,转而强攻林村洞山。

抗日自卫中队长徐少雄率队登上榄根山,同正在登林村洞山的日伪军交火。徐儒华又率队转到后山猛攻日伪军背部。抗日自卫队和民兵用自制的土炮猛轰日军,弹片四飞。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日伪军仓皇而逃。此战击毙日伪军10名,抗日自卫中队有3人牺牲。

枪炮声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只有铭记过往的苦难与抗争,才能让和平的根基更加牢固;只有传承先辈的精神与信念,才能让民族的未来更有力量;只有以史为鉴警惕风险,才能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