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沿线整治违法建筑 严厉打击“砂耗子” 跨区域联合执法 肇庆守护西江安澜的“水密码”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潘粤华

每周,何永泉都会来到鼎湖区石咀涌巡逻。这条起自桂城街道顺景路,流经桂城街道龙一社区、广利街道龙二社区的河涌全长3.3公里,经过治理已经告别黑臭,实现了水清岸绿。“发现漂浮物或者有人将垃圾倒在河涌边,我们会马上通知人员来处理。如果有企业偷排,则立即上报解决。”何永泉是龙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石咀涌龙一社区段村级河长,“石咀涌是桂城街道河涌连接西江的最后一段,必须巩固好治理成果。”

基层河长何永泉的巡河工作,折射出肇庆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不易和坚持。多年来,我市通过沿线整治、打击非法采砂、联合上下游地市开展西江流域治理。目前,西江肇庆段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沿线整治夯实西江生态基础

每到周末,只要天气晴好,住在端州区锦绣山河小区的李伟明都会带上家人,来到于今年建成的龟顶山河长制主题公园散步、游玩。“公园有彩虹路,还有景观平台,孩子们很喜欢。”李伟明在这一带生活多年,读书的时候经常见到西江边有不少采砂船和码头。“那些船经常作业,噪音很大,环境乱糟糟。没想到,现在建起了公园和碧道,大家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能领略西江秀美景色。”

采砂船的轰鸣声,变成了公园里的欢笑声。河长制公园、江滨公园,西江碧道、白沙龙母庙碧道,延绵西江,形成了山水相连的生态廊道。青年时代的李伟明从没有想过的事情如今成了现实。这与肇庆高度重视西江河道保护,大力开展西江沿岸违法建筑物专项清理整治、西北江环境联合整治密不可分。

“2016年,我市出台多个行动方案,全力开展西江沿岸违法建筑物专项清理整治。”肇庆市水利局水政监察科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当年我市西江沿岸纳入清理整治的非法码头、装卸作业点157个,查封64个涉嫌违法经营的河砂堆场,没收涉嫌盗采、乱堆乱放砂料约28万立方米。

2021年,我市开展西江、北江沿岸环境联合整治行动。市政府成立联合整治专班,针对非法码头、装卸点进行专项整治,解决大江大河沿岸陆域、水域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次行动共清拆、整治违规构(建)筑物、装卸作业点、堆放点94个,不符合通航安全和影响水域生态环境要求的船舶趸船渔排等设施设备5个。

两次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为持续营造西江沿江河岸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织密“天网”狙击“砂耗子”

河砂是河道的“生态骨架”,为鱼类、底栖生物提供栖息、产卵的场所,维持着水生生物链的平衡。非法采砂不仅影响河道航行安全,还破坏河床结构,严重影响河道生态系统。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打击非法采砂。

“一直以来,肇庆大力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经过多年努力,西江、北江干流的非法采砂行为已经基本杜绝。”上述水政监察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全市河道采砂管理面临新挑战,那就是“蚂蚁搬家”式河道非法采砂现象仍时有发生,“这类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我市部分县区的偏远河道,一般规模小、点多、面广,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且作案多发生在夜间、节假日,打击难度较大。”

为切实维护河道采砂管理秩序,近年来,我市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治“蚂蚁搬家”式盗采河砂现象。如在2023年5月至7月,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今年6月,市水利局专门出台了常态化打击“蚂蚁搬家”式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方案,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海事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通过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手段,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河砂开采、运输环节的监管执法和综合治理,从重打击重点河道、敏感水域、问题多发区域小规模、长期化“蚂蚁搬家”式非法采砂行为。

据市水利局统计,2023年至2025年7月,全市水政监察队伍开展执法巡查3531次,出动执法人员11611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727车次,出动执法船艇242船次,查处河砂类案件81宗,打掉违法采砂点223个,清理收缴采砂工具303批。

跨区域联防联控守护母亲河

维护西江安澜,不只靠一城一域。联合西江上下游地市,跨地区、跨部门开展西江水生态维护、修复,建立长效的工作联动机制,有效打击各类西江流域水事违法行为,是我市西江流域治理的另一大亮点。

2019年1月,市水利局与佛山市水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构建两地水政执法工作联动机制;2019年2月,肇庆、云浮水利(水务)、海事两地四局联合召开执法座谈会,签订两地水利(水务)、海事执法协作协议;2019年7月,肇庆水利部门与梧州、贺州两市水利部门签署三市水利执法协作协议,完善了粤桂西江流域交界河段执法协作长效机制;2020年12月,肇庆市水利局与肇庆市公安局共同建立打击非法采(运)河砂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完善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机关衔接配合。上述机制建成以来,肇庆市水利部门组织或参与联合执法40多次。

构建数年,联合执法机制作用日益明显。2025年2月4日,梧州市水利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船只非法采砂。根据签订的执法协议,梧州市水利局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向肇庆市水利局通报案情并请求协查,请求帮助核查2艘从广西梧州往广东行驶,涉嫌非法运输河砂的船只。市水利局迅速与云浮市水务局对接,组织执法力量,沿西江航道对封开县、郁南县等沿线码头及水域展开水陆联合摸排,最终成功查扣疑似非法运输河砂船只,并按相关规定移交梧州市水利局处理。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案件被广西水利厅作为典型案例上报水利部。

又如在2023年3月和11月,鼎湖区水利部门联合海事、公安,分别在西江鼎湖黄布沙河段查获了非法盗采河砂的抽砂船1艘、运砂船2艘,现场控制违法人员16人,非法采砂量494.9立方米,并及时将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再一次有效打击了非法采砂行为。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