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四会市大沙镇老兵工作室 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汪奕 通讯员 陆建旋

在四会市大沙镇,有这样一个暖心的组织——老兵工作室,它依托大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运作,是退役军人服务的社会化延伸,旨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

前段时间,大沙镇老兵工作室的邓传有、黄国胜在走访时,得知大布村退役军人陈树强一家正遭遇居住难题。原来,陈树强一家共6口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其妻子身患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这让本不宽裕的家庭承受着不小的经济压力。近两年来,他们居住的房屋更是出现漏水问题,且天台未安装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们无力承担房屋修缮费用,只能勉强居住。

得知情况后,大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老兵工作室、大布村委会、当地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筹集修缮资金,寻找专业施工队伍。经过多方努力,资金和施工队伍很快落实到位。施工期间,工作室的成员们经常到场参与修缮工作。最终,经过墙体修补及阳台防护栏搭建等施工作业,房屋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同样受到帮助的,还有岗美村的养殖户卢先生。卢先生在岗美村承包了近50亩鱼塘养殖。然而,令他困扰的是,每逢遭遇强降雨,通往鱼塘的道路就会出现积水,让他无法顺利到鱼塘进行喂养等工作。

为解决卢先生的困扰,老兵工作室成员积极奔跑,向大沙镇政府、岗美村委会反馈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对道路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商讨,他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排水方案,有效解决了道路积水问题,卢先生的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以前一下雨我就心急如焚,现在有了老兵工作室帮忙,我的忧虑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大沙镇有退役军人约620人,仅仅依靠退役军人服务站有限的人手,难以及时高效地摸排、解决大家的难题。”大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刘建锋介绍,为创新探索具有大沙特色的老兵服务与拥军样板,构建“政府职能+社会服务”的良性工作闭环,今年5月,在四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大沙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大沙镇老兵工作室正式成立。聚焦退役军人需求,提供权益维护、心理疏导、关爱帮扶、就业创业指导等多方面服务。

刘建锋告诉记者,为提升服务效能,大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推动老兵工作室与拥军联盟工作室联动,借助拥军联盟中爱心企业的资源支持,有效解决了退役军人不少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老兵工作室已为近20名退役军人解决急难愁盼,包括有房屋修缮、路面排水、矛盾纠纷调解等事项,用实际行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