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人气从哪儿来?管理怎么跟进?商业与公益如何平衡?北岭二路上的六广场困局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那么,怎么既保留广场功能,又通过引入餐饮、娱乐等配套带来人气,达到双赢?

记者 杨永新

2018年,肇庆在完成端州区北岭山路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同时,石牌广场、将军山广场、向阳广场、星韵广场、学院北广场、大坪广场相继建成开放,成为北岭二路上6颗耀眼的明星。这些广场通过景观设计,为市民打造了全新的休闲空间。7年过去,新的情况正在出现:有的广场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有的广场引入餐饮业变成了餐厅,有的广场成为了露营基地。那么,怎么既保留广场功能,又通过引入餐饮、娱乐等配套带来人气,达到双赢?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将军山广场餐饮成主导,广场功能大部分被剥夺。

将军山广场餐饮成主导,广场功能大部分被剥夺。

现状:有点人气,也有点荒凉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广场当中,石牌广场相对运行较好,这里不仅有步道、观景台,还有宠物店、供小孩玩耍的游乐设施,以及餐饮等配套服务,其中肇庆中游国际房车露营基地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休闲住宿。

与石牌广场相隔数百米的将军山广场则是另一种景况。面积不大的广场公共场所,大部分被餐馆覆盖,仅保留着凉亭和少许空地。在这里闲逛的市民莫先生认为,该广场“主宾倒置”,餐饮唱主角,广场成配角。

驿站变餐馆,景观湖成钓鱼场,还有营地烧烤、萌宠园、咖啡馆……这是星韵广场的现状。而原来“星韵广场”的招牌也变成了“星韵文创园”。不过,广场的停车场、卫生间、亭子、曲桥等设施尚齐全,市民游玩后,可以就地解决休息、品尝美食等问题。

在向阳广场,工人正忙着装修新餐馆。由于该广场面积较小,餐馆只能沿着广场边缘搭建。记者现场看到,通往广场公厕的通道被砖头砌起封住,需要绕道才能如厕。而进入男厕时必须经过女厕门口,不太文雅。附近杂草丛生,设施陈旧,缺乏有效管护。广场对面的停车场,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被集装箱做成临时住所。

学院北广场位于肇庆学院背后,原来开设的餐饮店多次易手,如今又在重新建设,现场设有招商电话。空地物品摆放杂乱,草木缺修剪,显得有点荒凉。原来配套的停车场,大部分被改造为包厢,正在寻租。“人气少,旺不起来,餐饮老板都换了好几个。”经过的一市民对记者说。

石牌广场是目前运行较好的一座广场。

石牌广场是目前运行较好的一座广场。

困局:不商业就荒废,太商业易异化

记者了解到,这几座广场由于距离城市中心区域较远,最近的石牌广场也有约8公里,最远的学院北广场约12公里,其周边以低密度住宅区和高校为主,日常人流基数低,难以成为市民日常茶余饭后散步去处。且大部分广场设施单一,只有在重大节假日,才有市民游客涉足。加上管理细节欠缺,容易让人产生荒凉感。

市民石先生提到,石牌广场和星韵广场因娱乐、饮食、房车基地等设施较好,吸引亲子游和外地游客,聚集一定的人气,其他广场因缺少互动体验难以招揽“回头客”。“广场开放时去逛了一下,但很难让我有再去第二次的动力。”石先生道出许多市民的心声。

有业内人士提到,6座广场设在长4多公里的路段,广场与广场之间的距离相隔太近,其中长约2公里的路段设有5座。“与其将建设资源分散,不如集中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更完善的广场。”从事城市建筑设计行业的叶先生说。

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引入商业运作,希望以“商”养“场”的同时,利用好广场,不至于被荒废或边缘化。对此,受访市民表示赞同,但也希望管理部门把控好广场休闲区与商业面积的比例,避免广场变商场。如将军山广场,商业覆盖了大部分广场,有“喧宾夺主”之嫌。怎样将广场的优势发挥出来,既保留广场的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也引入相关配套服务,聚集人气,管理部门怎么看?是否有更好的规划?记者就此采访了管理单位肇庆市端州区端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对于6广场的开发建设,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路:石牌广场拟扩大现有滑漂项目规模,增加游乐设施的比例,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等;将军山广场将加强与登山线路的衔接,增设更多的观景平台、亭子和座椅等;大坪广场打造四季有花、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增加观赏性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星韵广场完善餐饮、休闲服务配套设施,引入高品质的餐厅、咖啡馆、茶室等;向阳广场开发特色森林徒步线路和户外拓展项目,如丛林穿越、定向越野等;肇庆学院北广场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化交流活动、艺术演出等。

破局:从四维路径到民意导向

肇庆学院副教授、国际旅游管理学博士陈海明认为,针对这几座广场的现状,应构建“公益优先、商业反哺、文化赋能、智慧管理”的可持续更新路径,实现广场“活而不乱、旺而不喧”。

公益优先方面,划定“不可经营红线”,有关观景平台、儿童活动区等设施面积不低于70%,并建立“广场体检表”,每季度公开绿化缺株、设施破损、卫生死角等数据,倒逼运营方限时整改。

商业反哺方面,剩余30%边缘区域采用“低扰动”模式,引入可移动集装箱、伸缩式餐车等,租金的20%自动汇入“公益维护基金”,用于日常保洁、夜间照明和设施更新。

文化赋能方面,每个广场认领一个IP,如石牌“房车露营+非遗端砚工坊”、将军山“宠物友好+宋韵市集”、星韵“夜读+后备厢书店”、学院北“高校音乐角+毕业设计展”,并与肇庆学院、市文化馆共建“周末艺穗计划”,免费提供舞台、电源、网络,让文化事件像潮水一样定期涌来。

智慧管理:上线“北岭山广场”小程序,一键查看实时人流,节假日推送“错峰指南”;安装AI摄像头监测垃圾满溢、违规摆摊,自动生成工单派给管理部门,实现“活而不乱”;通过数据看板,公开商业收益、公益投入、市民满意度,让“旺而不喧”可量化、可监督。

在肇庆市政协委员苏常看来,北岭山路网沿路广场规划建设的初衷是为市民提供休憩的空间,但很显然在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流地段等因素,后期又缺乏维护管理,导致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

要重新激活这些广场,苏常建议相关部门应该重新对广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进行调研规划,尤其要多听取吸纳广大市民的使用需求和意见建议,做好合理规划、动态调整和长期维护。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