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四会市石狗镇千栋农房蝶变 农房“穿新衣”乡风添内涵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走进如今的石狗镇,连片改造的千栋农房正悄然蜕变。一幅幅清新雅致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原本朴素甚至略显陈旧的农房墙面,如今披上了和谐雅致的“新衣”,米白、米黄的基调中点缀着橙红或淡灰腰线,与远处连绵青山相互映衬;数百栋农房顶上,新加建的橙红屋檐流畅舒展,既告别了昔日屋顶的单调与平庸,又为村庄勾勒出灵动起伏的美感线,重塑了村庄整体风貌。

记者 严炯明

走进如今的石狗镇,连片改造的千栋农房正悄然蜕变。一幅幅清新雅致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原本朴素甚至略显陈旧的农房墙面,如今披上了和谐雅致的“新衣”,米白、米黄的基调中点缀着橙红或淡灰腰线,与远处连绵青山相互映衬;数百栋农房顶上,新加建的橙红屋檐流畅舒展,既告别了昔日屋顶的单调与平庸,又为村庄勾勒出灵动起伏的美感线,重塑了村庄整体风貌。

石狗镇廻龙村完成农房升级改造。     受访单位供图

石狗镇廻龙村完成农房升级改造。 受访单位供图

这些由农房风貌带来村容村貌的显著变化,正是石狗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奋力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石狗镇党委政府立足“百千万工程”部署,将农房风貌提升工程列为年度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抓手之一,立足全镇发展视角。石狗镇在充分调研当地民风民俗和征询民意基础上,结合周边农房建筑风貌,编制了覆盖辖区内9个行政村的农房风貌提升专项规划,聚焦房屋外立面提升与“平改檐”两大工程,组建由镇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组成的服务小分队,下沉到村,从设计到施工实施跟踪指导,确保风貌协调统一。

在农房风貌提升与平改檐工程启动初期,大多数村民普遍持观望态度,改造意愿不强,为破解困局、顺利推进,石狗镇以石狗村、廻龙村、都崀村作为两类工程的示范点,集中资源打造样板,实现示范村“颜值”“气质”双提升,让村民亲眼见证“改与不改大不一样”,有效激发自主改造意愿。

相关改造注重保留传统石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一房一景、连片成画”。如今,村庄整体风貌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岭南村落的独特魅力日益彰显。

住在都崀村的徐伯房子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小平房”立刻变成“小洋楼”,在阳光下分外醒目,这让都崀村许多原本犹豫的农户也纷纷加入改造行列。据统计,目前石狗镇各村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初步成效,全镇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提升达1924栋。

另外,石狗村村内主干道全部升级为双车道公路,交通更加便捷畅通;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完善,为村民提供了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同时,村内无害化厕所普及率、保洁覆盖面均达100%,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此外,当地充分挖掘“兰花和古窑”特色元素,采用“绣花针”式微改造方式,对建筑立面、沿线景观、道路等进行精心改造,建设了一条集居民日常散步、游客体验游览于一体的共创共享绿道,村民生活便利性得到大幅改善。

除此以外,石狗镇更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显著增强乡村“内涵”。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乡村从“面子”到“里子”的蝶变。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