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周永康 何丽玲 彭达县
夏日炎炎,游泳和戏水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消暑活动,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暑假以来,肇庆多地打造“爱心泳池”,为孩子们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让爱心泳池成为未成年人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守好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底线。
在端州区睦岗街道站北社区的爱心泳池边,肇庆市水上搜救队队员向孩子们示范如何正确穿救生衣。 记者 潘粤华 摄
“再也不用偷偷去野泳了!”今年暑假,广宁县古水镇什洞村的特色天然泳池成为附近村民畅游戏水的新选择。这个由村集体建造的天然泳池,大大降低了未成年人野泳风险,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民生风景线”。
什洞村依山傍水。往年夏季,村中孩子常结伴到野外水域游泳,溺水风险高。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给村里的孩子们一个安全玩水的地方!”什洞村党支部书记黎贤花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村干部白天跑村落找选址,晚上开会算账本,最终决定将伦田村一个山涧活水处改造成天然泳池。
经热心村民、村集体、党群服务中心、佛山市顺德区委等多方合力,建造资金筹措成功,被精准用于爱心泳池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砌筑安全围墙、加固泳池护坡、搭建更衣间,以及池底清淤、购置救生圈和救生衣。最终,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天然泳池建成。如今,泳池日均接待超百人。什洞村党支部还组织专员定期普及防溺水技能,进一步守护孩子游泳安全。
在怀集县诗洞镇保安村冯家庄,同样有一个爱心泳馆。该游泳馆由当地村集体让地建成,建有一个标准化泳池,不仅配备了专业的救生人员和安全设备,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及游泳水平设置了不同深度的区域。站在游泳池边,只见池水清澈见底,墙上的游泳须知与防溺水标语格外醒目,穿救生服的工作人员不时地沿池巡视。
“泳池宽敞,水质干净,有安全员守护,我们可以安全畅快地游泳,真是太幸福了!”刚从泳池出来的少年徐浩贤兴奋地说,“在学校,老师一再强调暑假期间要到安全的地方玩水。这游泳馆建得太及时了,我不愁没地方游泳啦。”
该游泳馆还成为了诗洞镇开展防溺水工作的新阵地,举办青少年游泳技能培训活动,将游泳教学与安全教育相融合,引导青少年从“野泳”转向安全水域活动。
除了乡村,城市里的“爱心泳池”也筑起未成年人安全防线。如端州区睦岗街道为有效降低少年儿童到野外水域游泳的风险,在站北社区里打造了一个爱心泳池,面向16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使用。当地还与肇庆市水上搜救队合作,每周在爱心游泳池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公益教育。
“孩子和家长学到自救和救人知识,消除了误区。比如遇到有人溺水时,不少人会自己下去救人,这很危险。我们教他们抛物救人的方法,将漂浮物抛出去救人,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起到施救作用。”肇庆市水上搜救队教练陈东成告诉记者,防溺水教育是体验式的,现场和孩子们互动做游戏,让他们将防溺水知识记得更牢。
市民胡女士几乎每天都带5岁的孙子来游泳。她说:“泳池安全规范,还能学到防溺水知识,作为家长我很放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