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2022年,肇庆遵循通过公厕提档升级“小切口”,实现民生实事“大变化”的原则,围绕公共卫生间布局、形象、功能,以及市区主要公厕管理提升等重点,打造“肇庆·七星驿”城市驿站品牌,丰富驿站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19座七星驿站。
高要区南中驿站设有垃圾分类科普区,志愿者向市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
因地制宜升级公厕
7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端州区宝月路的宝月驿站。只见一楼除了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还设置了休息区域以及醒目的全域旅游指南地图。游客可从地图中了解到肇庆全域旅游的交通指引、旅游景区等资讯。该驿站在2022年年底完成改造。
端州区宝月驿站。
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肇庆市城管局于2022年对中心城区204座环卫公厕按照公厕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分为3个等级,计划用3年时间,对等级为“差”的20座环卫公厕进行彻底改造、提档升级,升级成七星驿站。
相关改造从景观外延改起,将公厕打造成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城管部门结合宋文化主题,对人民中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后的外墙和庭院景观不仅更简洁大方,还与古城墙外观保持高度协调。今年年初完成改造的清太里公厕位于宋城骑楼街附近,公厕梁柱为棕色,外墙为灰色,岭南风格的屋檐为这座公厕增添一丝韵味。
七星驿站的建设同样注重内涵。每座驿站均设置了第三卫生间,配备无障碍厕位、应急呼叫铃、婴儿护理台等。每座驿站必备三大智能系统:高效节能系统、无臭环境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清太里、沙墩、人民中等驿站还加入“智慧”元素,是否有人如厕,厕所门上的电子屏一目了然。同时,市民还可清晰、直观地知晓公厕空气质量指数、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数据。
空间活化利用惠民利民
我市各地城管部门根据七星驿站布点情况,将其内部空间进行活化利用,或当教育基地,或成为环卫工人以及其他户外劳动者的休息驿站。
高要区南中驿站与端州区天宁南驿站的第二层空间,都被改造成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在南中驿站,记者看到驿站设置了科普教育知识区、游戏互动区及多媒体宣教机。站内还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游戏,让垃圾分类知识随着场景展示逐渐深入人心。驿站还有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为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
天宁南驿站第二层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是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地,设有宣传展示区、科普教育区、阅读游戏区等。科普教育区通过图画及视频形式,让市民直观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和垃圾的处理方式、处理流程。站内还有最受孩子欢迎的“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互动体验区。
宝月驿站、沙墩驿站、城东三区驿站、天宁南驿站等七星驿站成为环卫工人驿站。三棵榕驿站、东湖公园驿站结合游客需求搭建了观景平台。伴月湖公园驿站、园林园公园驿站结合市民需求增设了户外便民洗手区域。
制定统一标准打造品牌
探索七星驿站长效管理模式需要创新的工作机制。市城管部门从管理制度、硬件设施、卫生保洁等方面,对全市17个街道、12个行业的城市公厕每月进行实地抽查、评分并通报排名,以评促改,逐步提升城市公厕运营管理水平。
肇庆市城管局在城区公厕提档升级过程中不断提炼总结,编制印发《肇庆市城市驿站建设运营管理导则》,实行统一标志标识、统一主材、统一管养标准,不断提高系统化、集成化水平,形成统一的城市驿站建设标准和运营指南,为全市城市驿站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参考。
为提升七星驿站卫生环境,各地持续实施“高标准、严要求”的常态化保洁管理。如端州区每日4次全面清洗,专人负责,确保环境整洁;每日至少1次专业消毒,严格防控细菌病毒;管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确保公厕无异味、无脏污,服务更规范。
未来,市城管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公厕提档升级工程,切实将改厕与文明城市创建、“美丽家园”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在制度设计上重民生之利,在改造布局中解民生之忧,让小小公厕改造,改出群众新生活,展现城市温度新形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