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通讯员 陈嘉尧
近日,在2025年广东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新发展暨“人工智能+热线”会议上,肇庆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市12345热线”)案例入选创新应用优秀案例。近年来,我市以“人工智能+热线”融合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市12345热线从“人工为主”向“智能高效”转型升级,构建起“听得懂、派得准、办得快”的智慧服务新格局。
市12345热线通过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西江日报记者 戴福钿 摄
智能坐席助手提高接听效率
7月24日,记者来到市12345热线平台。20余名话务员在智能坐席助手等系统的协助下,接听来自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等电话。
“市12345热线于2013年试运行,目前配有40个人工坐席。近年来,伴随着人工话务量的逐年递增,单纯的人工操作迎来压力。”市12345热线平台主管王珂介绍,为提升话务接听和处理的质效,今年3月,该平台引进数智化辅助系统——智能坐席助手,上线了语音识别、辅助填单等功能,能实时转译并智能分析来电语音内容,实现智能工单事项识别、智能纠错与精准分类。
在智能坐席助手的辅助下,市12345热线的诉求处理准确率及速度大大提升,赢得越来越多群众认可,市民刘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刘小姐致电市12345热线,反映她在所住小区周边停放车辆,车辆每日被贴上各种小广告。这些广告不仅影响不良,粘贴的痕迹还很难清除。不堪其扰的她只好请求职能部门协助处理。
在话务员接听过程中,智能坐席助手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引擎,同步对双方对话进行文字转换,快速将刘小姐的诉求进行提炼、总结,并精准推荐诉求事项。随后,话务员对其推荐的诉求事项进行确认,一键点击便完成了工单填写。刘小姐挂机不到1分钟,便收到了诉求受理信息。
据统计,自从引入智能坐席助手,市12345热线的诉求填单时效从以往的4分钟以上,缩短至如今的“秒响应”,得到了致电群众的普遍点赞。
工单“智能跑”加速化解诉求
除了智能坐席助手,市12345热线还引进了智慧分单系统,让工单流转实现“智能跑”。
7月的一个晚上,市民李女士向市12345热线反映,其所在的小区周边每晚都聚集着众多流动摊贩,不仅严重占道经营,还造成垃圾堆积,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话务员接听完电话不到30秒,该热线的智慧分单系统就根据通话内容,将该工单转派至城管部门,助力市民诉求与职能部门快速且精准匹配,大大提升工单处置效率。
这是市12345热线引进智能分单系统所取得的生动成果。“以往,话务员需人工记录诉求,后提交给班长,再由班长集中审核,手工转派至有关部门,过程耗时费力。”王珂自豪地说,如今在智能分单系统的协助下,该平台的办事质效明显提升。
王珂介绍,该平台引进的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听能转译,还能当“调度员”。依托智能分单系统,该平台实现了诉求分类、部门匹配、优先级排序的全流程自动化,通过快速分析诉求关键词、涉及领域和紧急程度,将工单精准派送至对应职能部门。
据了解,2025年以来,市12345热线通过智能调度,带动工单分派准确率提高至99.99%,办结满意率达99.68%。
“智慧决策”筑牢治理“底座”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工单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时监测各领域的高频诉求,助力社会治理,筑牢治理民生“底座”,同样是市12345热线的智慧服务特色之一。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12345热线平台相继接到游客投诉,反映我市部分景区存在游玩服务配套欠缺,停车位不足,游客及车辆分流方案不合理等问题。
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型,市12345热线平台对相关诉求开展了多维度智能研判和深度分析,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并上报政府部门。在政府部门和景区的协同努力下,相关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和显著改善。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该平台受理的景区相关投诉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市12345热线已从“问题接收器”升级为“民生数据库”。通过对海量工单数据的智能分析,系统能自动生成“民生热点图谱”,实时监测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高频诉求,为我市开展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社会治理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型升级,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据悉,2025年1月1日至今,市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企业各类诉求31.6万宗,咨询类诉求解答率99.61%,投诉类诉求办结满意率99.58%,涉企诉求办结满意率100%,平台话务服务满意率99.98%。
市政务和数据局表示,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深化技术融合,拓展“人工智能+热线”的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客服等数智化便民平台,推动热线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暖心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