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粤华
除袋、摘果、分拣、包装……连日来,位于鼎湖区凤凰镇灯盏额村的台湾高接凤凰梨基地里,工人们不停地穿梭在梨树间。正值高接梨上市季,每天,一箱箱梨子被销往广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来基地采购梨子的市民也络绎不绝。今年,该基地研发的“肇庆梨”首上市,市场迎来新品种。
近日,记者来到该基地。夏日阳光热烈,梨园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个个果实被纸袋包着挂在枝头。解开纸袋,饱满硕大的梨子便呈现在眼前。风吹过,梨香阵阵。梨园里,工人们忙着采摘,将一车车的梨子运往销售点包装。在销售点,工人们对摘下的高接梨进行筛选,并装进礼盒出售。
“我们现在每天一大早就来基地里忙活,一天能采摘1500斤。”基地负责人之一杨女士一边摘梨子,一边对记者说,每年6月底高接梨成熟,今年采摘期可持续到8月初,“包括高接梨在内,今年基地所产梨子预计达10万斤。”
“梨子味道很不错。”在基地里,记者见到来自肇庆新区的王女士,她和朋友专门驱车到基地采购高接梨,“今年我来这里买梨子,已经有两三次了。”
2011年,来自台湾的基地负责人詹德亿承包下这片农场种植梨树,培育高品质高接梨。基地占地150亩,得益于凤凰镇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优质水源,其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所产的高接梨不仅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还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基地种植的梨子品种不断调整增加。“肇庆梨”便是其中之一。“基地花了5年时间研发出新品种梨子,我们将它取名为‘肇庆梨’。”杨女士告诉记者,公司在鼎湖发展15年,当地政府给予了不少的支持和帮助,“在退休前,我们想研发新品种回报当地。”
据了解,肇庆梨外皮比高接梨更光滑,口感更甜、更细腻,个头更大,每个重2至4斤。杨女士说:“推广成功后,我们明年将扩大肇庆梨的种植规模。”
凭借较高品质和良好口碑,高接梨得到了珠三角市场认可,成为了凤凰镇的一张特色农产品名片。在发展高接梨种植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基地也带动了劳动就业,附近村民来到基地帮忙,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