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建成美丽示范主街69条 一镇一特色 一街一美景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美丽示范主街是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任务之一。“百千万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肇庆大力推进美丽示范主街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力争以更多城镇建设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美丽示范主街69条,部分还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绘就了一幅幅美丽圩镇的新图景。

记者 严炯明

美丽示范主街是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任务之一。“百千万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肇庆大力推进美丽示范主街建设,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力争以更多城镇建设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美丽示范主街69条,部分还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绘就了一幅幅美丽圩镇的新图景。

封开县大洲镇

将非遗元素融入街区建设

沿着县道450线驱车一路北上,进入封开县大洲镇,入口处“大美之洲”四个大字尤为显眼。在大洲镇美丽示范主街,贺江碧道画廊、非遗主题等宣传墙绘映入眼帘,其融入“百千万工程”宣传标语,打造独具特色的入口标识,让人们一进入该镇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两广文化氛围。

大洲镇“非遗特色”美丽示范主街。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看到,该主街两侧民居以白墙黛瓦为基调,保留飞檐翘角等传统岭南建筑元素,同时融入现代设计,使街巷兼具古朴韵味与整洁美观。据悉,该镇在推动大洲社区完成97栋、约2.1万平方米房屋的外立面提升工程的基础上,积极助力其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其中,墙体外立面绘有生动的农耕文化壁画,内容涵盖稻穗、渔船、古榕树等本土元素,并讲述了封开历史故事。

其主街还把两广源流博物馆、龙皇岛古码头公园、古道公园、绿美小公园等串联起来,让居民与游客漫步其中,既能感受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能领略当地乡村振兴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洲镇美丽示范主街巧妙融入当地非遗元素,以“修旧如旧”的建筑肌理为基底,通过动态展演和静态展览,将五马巡城舞、麒麟白马舞、采茶戏等非遗项目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同时,以民宿活化、农产展销推动产业振兴,形成“非遗引领、全域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岭南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

高要区莲塘镇

以罗氏沼虾为主题装点街道

驱车沿着高要大道往高要区莲塘镇方向驶去,可见道路两旁增添了罗氏沼虾元素,随后映入眼帘的是“Hello莲塘”景观打卡点。

记者看到,莲塘镇美丽示范主街宝莲大街经过一系列精心的改造与升级,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之前破损的路面已完成修复,并铺设了沥青,不仅提升了街道的整体形象,也为居民和过往车辆营造了更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莲塘镇美丽示范主街两旁建筑上的罗氏沼虾墙绘。记者 严炯明 摄

在修复路面的基础上,莲塘镇还对沿街商铺和房屋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如商铺统一了招牌样式,各房屋喷涂了象征肉桂的淡黄色墙面,并搭配代表罗氏沼虾的橙色腰线。这些改造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还增强了街道的整体协调性,特色招牌的安装更为主街增添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现在街区漂亮了,环境更干净整洁了,吸引越来越多人过来打卡和消费,我们的生意明显好了。”莲塘镇居民梁先生高兴地说。

除了“门面”显著变化外,该街区农贸市场的翻新也让人眼前一亮。里面的空间布局得到了优化,摊位划分更加合理,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大大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莲塘镇还加强了主街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力度,以确保整治成果持续巩固,带动整个圩镇风貌实现美丽蝶变。

鼎湖区永安镇

结合醒狮文化打造国潮特色

今年,鼎湖区永安镇通过一系列精心规划与扎实举措,为美丽示范主街披上了崭新的“外衣”,呈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

建设过程中,永安镇以“永安—幸福里”为主题,进一步打造主街网红打卡点,并采用真石漆来提升主街两旁房屋外立面,让其看起来既美观又大气。同时,安装了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招牌,让人仿佛漫步在岭南风情的画卷之中。

主街的墙绘则巧妙地融入了醒狮文化元素,活灵活现的醒狮仿佛要破壁而出,向人们诉说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彩。不仅如此,街道上还新增了国潮主题打卡点,在街景中格外显眼,吸引着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与此同时,主街的相关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如道路上施划了具有永安元素的标识标线,让人们感受到了该镇独有的文化印记。沿路还增设了花箱等,带动该主街成为圩镇美丽的“风景线”。

“主街道改造后变化很大!景观更别致了,停留下来拍照打卡的人越来越多,进一步带旺了永安的经济发展。”当地居民覃女士高兴地说。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