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聚焦失能老人照护刚需,传递社会治理温情 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广宁经验”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刚需,也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广东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培训班上,广宁作为肇庆代表,与广州、惠州、湛江、东莞等城市一起,分享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

记者 夏紫怡通讯员 张秀美 梁梅英

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刚需,也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广东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培训班上,广宁作为肇庆代表,与广州、惠州、湛江、东莞等城市一起,分享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

老人享受护理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

老人享受护理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

近年来,广宁县通过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机制,实施“协议合作”模式,发展“银龄互助”形式等,破解医疗与养老脱节的难题,为基层失能老人构建起多层次健康照护网,推动当地养老服务市场精细化发展。

上门服务让原居安老更舒心

在江屯镇白坭村,晨光刚漫过院角的篱笆,广宁县江屯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已将血压仪等上门服务器具收好。“收缩压158,舒张压84,整体数值均高于正常范围,记得每天按时吃降压药。”轻声叮嘱后,他们和家属一起,小心扶起因中风瘫痪的朱伯,挪到够得着日光的地方。微风轻拂,吹软了檐角的蛛网,此刻,朱伯眉心舒展……

像朱伯这样的失能老人,在江屯镇有107人。现实中,他们有的被大小便失禁缠累,有的连翻身都需人帮忙,却大多守着一个朴素的心愿:在住了一辈子的屋里,安安稳稳地老去。如何让这份“原居安老”的期盼不落空?广宁做了一番探索。

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陈金伙介绍,卫生院依托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资源,拉上乡村医生搭起的“健康网”,在综合评定基础上,将乡镇失能老人纳入慢性病和失能老年人管理名单中。“针对重度和极重度失能老人,卫生院家庭医生以及公卫人员定期上门,量血压、测血糖,教家属怎么翻身防褥疮、怎么搭配营养餐,如何开解老人等。让家属也有个‘靠山’,照护起来更有底气。”

住在江屯镇里口村龚瑞珍今年73岁,患有糖尿病,前几年在田边摔了一跤,腿便不大灵活了。纳入服务名单后,乡村医生成阳宝成了家里的“常客”。那天,照护人龚水兰急得声音发颤:“老人泡脚烫出了白泡,咋办啊?”成阳宝揣着药箱飞奔而至,清创、涂药、包扎,动作麻利又轻柔,随后在家属接力下送医就诊,如今每隔数日,成阳宝便会上门为老人换药,龚阿姨的伤情也逐日好转。

目前,江屯镇中心卫生院还利用院内医养结合中心,为乡镇失能、半失能以及留守老人提供照护健康服务,其服务覆盖范围包括江屯镇以及赤坑镇、北市镇等周边乡镇。

24小时医疗守护更安心

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把更多专业服务送到失能老年人身边,才能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而这一步,去年7月正式启用的广宁县中医院康养中心,则成为其中的医养结合的样板。

7月8日,记者走进该院康养中心,原木色的温馨软装设计充盈着家的温润,多功能活动室里,飘来老人们轻快的歌声;隔壁的中医诊室,护士们正在逐一给轮候的老人安排艾灸、火龙罐、中药泡洗等中医特色疗法。除此之外,康复治疗室、公共辅助沐浴室、心理咨询室等12类功能分区一应俱全。

“我们共设有80个床位,已入住60名老人,一年来入住人次达到128人次。”广宁县中医院副院长梁云娴介绍,收费标准按照护理等级进行划分,其中一级护理为全照顾护理、二级护理为半照顾护理、特殊护理为个性化护理。“目前大部分在中心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都以一、二等级护理为主。”

与居家养老不同的是,该院康养中心最大优势在于,依托公立医院资源,实现“医养同楼”管理,建立了“24小时医疗护航+每日医护双查房”制度,将急病就地救治,降低机构间转运风险落到实处。

“一次,一名护工发现一位失能老人因堵痰出现呼吸困难,护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进行排痰处理,同时报告医生,开通绿色通道,不到几分钟,老人已被安排至内科继续治疗,最终转危为安。”该院康养中心主任卢剑芳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她认为,失能老人护理工作看似琐碎,其实每一个细节背后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还要靠临床的经验摸索。

因为老人们患病、残疾情况不同,该院还要求护士在护理老人之前,要了解老人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疾病情况等基础信息,还要知道老人的照顾重点,为每个老人制订个性化的照顾计划。

安老护老加大软硬件投入

据统计,目前该县特困供养老人2279人,半失能老人113人,全失能老人292人,县镇级敬老院供养153人,散居2399人。

为了让更多失能老人得到更周全的健康服务,广宁还推动实施“协议合作”模式,以县第一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广宁分公司为例,实现医疗与养老机构合作关系,提供急救、急诊绿色通道,定期巡查、双向转诊等,从而实现双方资源互惠互通,社会效益双赢。

广宁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欧超柱介绍,目前广宁县已构建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服务网,为失能老人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今年将继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其中投入520万元将江屯镇卫生院旧门诊楼改造为能提供52张床位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投入950万元对潭布镇和五和镇卫生院进行升级改造,按医养结合的标准进行设计。”

此外,该县还将按照县域医共体错位发展的要求,在县中医院投入8000万元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立项并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计划年内动工建设。

失能老人的照护健康服务体系的持续性离不开人才的中心支撑。为此,该县除了强化在职培训外,还建立激励机制,探索提高基层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通道,稳定人才队伍。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考验治理的精度,也映照社会的温度。广宁在失能老人照护健康服务的探索道路上,一步一实,逐渐走出清晰的脚印。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