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高新区助困难群众圆梦 点亮“微心愿” 传递“大温暖”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记者 戴福钿

近日,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充分发挥社工专业力量,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微心愿”征集与圆梦行动,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成功帮助17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小陈今年10岁,是肇庆高新区一名困境儿童。他患有脑瘫,双手无力,双脚严重内八,无法独立行走,日常走动主要依靠矫正鞋和他人搀扶。前段时间,肇庆高新区社工站社工在上门走访过程中发现,他的矫正鞋经过多年使用已严重磨损,且尺码不合适,但重新定制一双鞋需要不少费用,对该家庭来说压力较大。小陈的妈妈为此颇为担忧,向社工提出“希望能为儿子重新定制矫正鞋”的心愿。

得知小陈妈妈的“微心愿”后,肇庆高新区社工站积极链接辖内爱心企业,致力为其圆梦。很快,该区女企业家协会认领了她的“微心愿”,捐赠1800元为小陈定制新鞋。看着崭新且合适的矫正鞋,小陈爱不释手,不停向该协会表达了谢意。

黄婆婆也是肇庆高新区居民,今年81岁,为肢体残疾且患有糖尿病,需常年服药就医。2024年下半年,她更因摔倒而卧床不起,无法自理,每天消耗的纸尿裤较多,令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黄婆婆希望,有爱心人士为其捐赠纸尿裤,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在了解黄婆婆的情况和需求后,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将她的“微心愿”列入认领清单,经过线上平台发布。随后,该区海归协会认领了该“微心愿”,购买了一批纸尿裤送至其家中,让黄婆婆一家感动不已。

同样成功圆梦的,还有梁叔。据悉,梁叔为半身瘫痪,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平日里靠老伴周姨照顾。此前,他们在糖厂宿舍居住时,每月会叫楼下的邻居上门帮忙理发,但最近,他们搬到相对偏远的龙湖社区东华村,对于行动不便的他们而言,“理发难”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梁叔的理发问题,肇庆高新区社工站一方面寻找热心的理发师为其提供上门服务,一方面依托大旺中学的爱心义卖款,为该家庭购买理发工具,并入户为周姨培训理发技能。如今,周姨已掌握理发技能,能娴熟为老伴剪发。

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副站长徐水仙介绍,为解决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该社工站设立点亮“微愿望”项目。通过发挥“双百”社工扎根社区、定期访视、熟悉居民的优势,及时精准地识别、评估服务对象的困难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在此基础上,发挥社工站平台作用,大力盘活辖区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力量,形成爱心资源库,从而实现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

据统计,截至目前,肇庆高新区社工站共发展培育志愿者573名,组建爱心单位、组织和个人的慈善帮扶联盟165个,已建立“社工+慈善+志愿者”等多方联动服务工作模式,形成了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