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周键莹
7月1日清晨,德庆县官圩镇胜敢村的山峦间,晨雾还未褪尽。这里漫山遍野的荔枝,果实挂满了枝头,红灿灿的。
德庆的鸳鸯桂味荔枝成为热销产品。 受访者供图
笼罩在山间的薄雾刚散去,种植大户孔妹连领着工人来到了自家的荔枝园,挥动手中的剪子,拉开了一天采收荔枝的序幕。剪刀起落间,枝叶轻颤,仿佛奏响了一曲丰收的欢歌。
“昨天接到600多斤订单,得赶紧摘好送出去。”孔妹连说,由于她家的荔枝晚熟,还没有大规模采摘,但手上已有不少订单。随着“咔嚓”声响,一串串带着少许枝叶的荔枝被小心翼翼放入箩筐里。“带点枝叶可以减少水分流失,延缓果实脱水,起到短暂保鲜作用。”孔妹连说。
今年德庆县荔枝种植面积达2.73万亩,官圩镇占了约三分之一,孔妹连家的50亩便是其中的缩影。她的果园里荔枝树龄10至40多年不等,枝繁叶茂,品种主要是桂味。
“今年亩产2000斤以上,较往年多出好几成。”孔妹连的语气里难掩喜悦,由于县里前期宣传和推广做得好,今年6月下旬开园后,订单接二连三。
两个多小时后,树下已摆满摘下来的荔枝。孔妹连顾不上擦汗,拿起喷雾器往果实上细细地喷了一层水雾,以缓解果皮脱水,同时降低表面温度,保持一定的新鲜度。水珠在鲜红的荔枝上滚动,更添了几分水灵。
此时,在德庆县的大小果园,处处是忙碌的景象,果农们穿梭于果园间,采摘、装箩、运输,笑脸和红灿灿的果实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随着太阳升高,阳光透过树隙洒到地上,温度也逐渐上升。“收工啦!”随着孔妹连一声吆喝,工人七手八脚将荔枝抬到了路边装车。“中午阳光猛烈,摘下来的荔枝容易变色,得趁着凉快赶紧运走。”她说。
来自广州、佛山等地的商贩,开来的冷链车早就调好了温度。过秤后的荔枝被整齐推入车厢,里面2-4℃的恒温环境是荔枝保鲜的“金钟罩”,这也是目前较实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从官圩镇到广州江南批发市场约180公里,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荔枝卸车时还带着股清香味呢。”果商李老板笑着对记者说,为了让消费者尽快尝到新鲜荔枝,他们接到荔枝后快速分送到各个果档、超市。
另一些荔枝则运回自己的仓库,孔妹连立即指挥工人分拣、打包。记者见到,每个装有荔枝的泡沫箱里,根据重量、路途远近不同,塞入1至3块不等的干冰,保温保湿。据了解,德庆荔枝最远的销至西藏、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主销广东境内和周围省份及江淅一带。
果农在选择快递时,主要以顺丰为主,认为在时效上有优势。“德庆县荔枝进入采收期后,我们增派了人员和车辆,并在多个荔枝主产村增设专职驻点收件。” 肇庆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林慧欣告诉记者,他们收到荔枝快件后,一般5小时内驳接到镇上集发点或公司中转站,为提高外省快件时效,公司还增加线路直发广州航空中转场,减少中转环节,次日早晨可抵达。
同时,该公司还租用多个冷库,提供电商客户做预冷和制冷冰袋的服务,全方位保障荔枝的新鲜度。截至6月底,顺丰已为德庆县发送荔枝140多万斤,让这抹来自岭南的清甜,跨越千山万水,甜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心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