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炯明
肇庆高新区前身是广东省大旺华侨农场,留存多处清代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展示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肇庆高新区梳理出23处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并对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挖掘宣传,精心打造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日前,记者走访相关项目开展情况。

东华村知青咖啡屋外景。 受访者供图
将军岗北围粮仓位于肇庆高新区原北围四队,曾是广东省重点储备库。整个粮仓由长方形大散仓围合,中间8座圆囤仓,4座圆囤仓为一排,两排之间由一条空中长廊连接。
2019年5月,北围粮仓被定为肇庆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今年,肇庆高新区引入国内头部民宿品牌“爱树”投资1.8亿元,将保留粮仓建筑主体结构进行商业开发,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商业文化集群。
据介绍,大跨度的厂房空间开阔,将改造为多功能场所,满足艺术活动、展览、年会、婚礼等功能使用;小跨度厂房则变身为餐饮、茶艺空间、精酿啤酒屋等,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多元化兴趣需求。“一期建设即将完成,后续将加快引入相关商业。”负责北围粮仓改造工程的工作人员说。
6月1日,300多年历史的东华村梁氏祖产、曾是知青宿舍的老宅重新焕发活力,化身成知青咖啡屋开门迎客。上世纪曾有9700多名来自广州、潮汕地区的知青在大旺垦荒,这间老屋是当年的知青宿舍之一,曾居住过十多位知青。
项目方玉瑶公司对其精心修缮,在保留青砖墙体、木梁结构等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并命名为“知青咖啡”。
步入其中,咖啡香气与绿植、木质空间巧妙交融。手工藤椅、复古铁皮暖水瓶与泛黄信纸菜单点缀其间,现磨手冲咖啡、松饼与围炉煮茶等现代元素,与老房的历史肌理碰撞出独特氛围。
这里以知青文化为精神内核,挖掘当地文化,激活乡村闲置空间,打造具有情感记忆与文化温度的“乡村文化地标”,将不仅是村民与游客的交汇点,更是一扇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窗口——唤醒一代知青的青春记忆,也启发新时代青年重新思考与乡村的关系。
肇庆高新区还盘活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270亩闲置土地,建立南山田园·南药科研基地。项目基地涵盖大棚科研种植区、百草观光区、生态休闲区和农耕研学区等,目前已开发的规模约270亩,种植区种植了石菖蒲、黄精、当归等70多种中药材。
南山田园通过探索“南药+文旅”模式,推动南药种植和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结合,将提高南药种植效益,推动生态旅游和研学旅游发展。南山田园内规划开展的农耕研学、药膳同源体验、手工制药等互动活动,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科普活动拓展南药产品的市场渠道、提升南药产品的附加值。
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继续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以点带面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依托园区优势条件,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工业+生态+科技”三位一体的特色文旅产业体系,走出了具有大旺特色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