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柴嘉蔚
走进封开县南丰镇万寿村,稻香扑鼻、荷香幽幽,民居房前屋后美化的院落里,生长着盎然生机的农作物,这正是孟浩然笔下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真实写照。万寿村在第二批典型镇村建设中,立足村庄实际,以“绿色”为底色,紧扣“绿色·未来”为主线,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村内池塘荷韵幽香,与民居构成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 记者 杨丽娟 摄
走进万寿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彩虹沥青路从村口延绵至村尾,道路两旁稻田青翠,骑行其间,有丝丝凉风袭来,让人神清气爽。一路上,错落有致的民居外墙淡雅,在朱红色的腰线点缀下,显得格外别致。民居被绿色环抱,村民推窗见绿,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万寿村村委委员陈湛告诉记者,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万寿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房屋外立面风貌提升,村内主道路约2.3公里的单改双扩建及铺设彩虹沥青路,新增太阳能路灯照明,全村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全覆盖,建设污水处理站、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垃圾集中收集点、公共厕所等,极大提升和完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不少村民主动让地扩路,还有一些村民主动让出200多平方米的地,用于建设小公园。“在启动建设前,我们组织了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到第一批典型村观摩,村民们对改变现状的意愿十分迫切。在开展工作中,对我们很支持。”陈湛高兴地说道。
万寿村典型镇村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体现在人居环境上,更体现在产业发展上。万寿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将传统农业与绿色能源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光伏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华电集团广东公司驻万寿村第一书记陈锋告诉记者,华电集团广东公司驻镇帮扶万寿村,以“工作队谋划、村经济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及村民受益”的新模式,建设“万寿村光伏长廊”项目。光伏长廊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成为了村民夜间活动的新去处,同时,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6万元,有效提升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光伏停车棚、光伏休闲区、篮球场、休闲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利用光伏长廊发电优势,建设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相结合的惠民“光储充”电站,光伏长廊发电量可满足充电桩用电需求,每年可多增加光伏长廊收益约6万元。
从人居环境的蝶变到绿色产业的崛起,万寿村将传统农业与绿色能源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形成了“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生态优先”的乡村振兴模式。万寿村正沿着“绿色·未来”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行,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样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