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吴灿霞
夏日岭南骄阳似火。在封开县万亩麒麟李示范基地,一颗颗饱满圆润、色如红宝石的“李中之王”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甜蜜。
李园深处,封开法院法官为工人普及劳动法规。通讯员 吴灿霞 摄
近日,封开县第三届麒麟李采摘文旅节火热举行。在这繁忙与喜悦交织的丰收场景中,封开法院法官干警的身影也穿梭其中——他们正为这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条看不见的“法治保鲜链”,确保这份枝头的新鲜,能以最完美的姿态抵达万千消费者的舌尖。
上好安全课 算好权益账
李园深处,头戴竹笠的采果工指尖翻飞,饱满的麒麟李迅速落入筐中。丰收季用工密集、工期短,工人的安全和权益保障是产业健康的第一环。
“法官,口头说好工钱,雇主不认账咋办?”工人王伯趁着歇息问道。“摔了碰了,谁负责?”旁边的李大姐也凑上前,一脸关切。
封开法院法官冯培彬和刘秀平蹲在果树下,用鲜活的案例把法律条文翻译成家常话,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你们可以签个简易劳务协议,写清工时工钱,最好每天微信确认或记个账,双方都踏实。”“意外险很关键,雇主应该买。大家也要注意安全,湿滑路面小心走,工具使用要规范。要是自己有疏忽,也可能要担点责。”一席话,让工人们豁然开朗。
法官干警们还现场发放《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为群众解答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高频问题,为丰收季筑牢安全网,算好权益账。
“法治导航”护航“甜蜜旅程”
从枝头到千家万户,物流是麒麟李新鲜度的“生命线”。在热火朝天的打包区,一箱箱刚摘下的麒麟李被迅速封装、贴单,即将发往全国。冯培彬来到物流网点时,老板黎叔正忙得不可开交。
“黎叔,这批果子发哪里呀?”冯培彬一边“拉家常”,一边拿起运单细看,随即敏锐地发现了风险点,“黎叔,您这运单条款,生鲜水果损坏的责任划分是不是有点笼统?”
随后,冯培彬立刻围绕生鲜运输责任、保价理赔等关键点支招:“果子受损,是包装问题、运输颠簸还是果子本身娇嫩?证据要留好,及时和收货方沟通验货!你们给李子上运输险了吗?保额多少合适?理赔流程怎么走?这些都要跟果农、收货方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样大家都安心。”
一番精细的“法治导航”,让黎叔恍然大悟:“平时真没琢磨这么细!我这就去完善协议,果农放心,我们运输也踏实!”
“法律解忧铺”守护品牌路
在麒麟李展销区,果香四溢,游客、采购商络绎不绝。法官干警们支起“法律解忧铺”,成了现场另一道风景线。
“法官,采购商看中我家李子了,这合同该怎么签才保险?”农户老莫急切地询问。
刘秀平展开一份购销合同范本,耐心为老莫“避坑”:“A级果的标准是什么?验货时间、付款节点有没有明确?今年雨水多,法律上叫‘不可抗力’。合同里把遇到天灾时的责任分担写清楚,日后少扯皮。”
法官干警们还化身为“品牌守护者”和“消费引导员”,向游客普及辨质技巧、维权途径,提醒果商规范使用商标、诚信经营,共同擦亮麒麟李的金字招牌,营造良好的营商和文旅环境。
从晨曦中枝头挂满的“鲜”,到餐桌上唇齿留香的“甜”,麒麟李的甜蜜旅程,每一步都浸润着法治的用心守护。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封开法院紧扣特色农产品的生长周期与市场脉搏,将司法服务的触角精准延伸至田间果园、物流节点、交易市场、文旅节庆,以“流动式”“点单式”普法精准滴灌法律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将司法服务的根系深深扎进乡村产业的沃土。据统计,2024年以来,封开法院已开展涉农普法活动5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8人次,主动摸排纠纷隐患4起,成功调解涉农矛盾2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