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福钿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要完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支持养老、家政、助餐、助残等普惠社会服务进社区。近年来,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肇庆大力推动完善这些普惠性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
老人在百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作艾草锤。 记者 戴福钿 摄
多方联动,“家门口”让残有所助
在肇庆各社区,一场温暖的助残行动正在悄然进行——不断推进的社区嵌入式配套设施,愈加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正逐渐构筑起完善的助残服务网络。
6月20日上午,在位于高要区南岸街道湖西社区的康园中心,残疾人或进行日常康复锻炼,或在交流互动,或进行简单的手工作业,处处乐融融。
今年50多岁的阿坚有智力三级残疾,是该康园中心服务对象之一。“以前找不到工作,我每天都待在家里,生活很枯燥。”他告诉记者,自从该社区康园中心开放后,他经常过去和大家聊天、做康复运动,以及做手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高要区残联康复教育就业股负责人李文辉介绍,该场所是我市首批建成的社区康园中心之一,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内设康复训练室、文娱活动室、工疗区等功能区,并配有各类康复辅具器械,能有效满足残疾人综合性康复需求。
为提高服务质效,高要区残联依托社区康园中心,积极链接企业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通过“中心+企业”模式,为他们“量体裁衣”,提供长期稳定的简单手工品制作等工作机会。
同时,联系辖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爱心团体等力量,为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提供日常关爱走访、免费体检、心理疏导等服务,举办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为让残疾人在“家门口”残有所助,我市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助残服务,至今全市已建成社区康园中心105家,能为残疾人提供托养、康复、就业等“一站式”精准服务。
全链条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新范式
“先将艾草团裹入棉布,以麻绳缠绕固定木柄,一缠一绕间,这个养生锤就做好了。”近日,在端州区百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场艾草锤制作等养生主题活动如期开展。伴随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老人们相继动手制作养生锤,现场艾香氤氲,欢声笑语不断,邻里情谊悄然升温。
百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燕媚介绍,百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肇庆首家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阵地,配套有日间照料、心理咨询、阅读空间和多功能活动室等场所,以及多款智慧养老设备,可为老年人开展公益体检、养生理疗、生活照料、日间托管、精神慰藉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
为给辖内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百花社区不定期在该阵地开展形式丰富的公益活动,如健康讲座、运动操、手工制作、医疗服务等。同时,整合了一支“社区+中心+社工+志愿者”的志愿服务队伍,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日常服务,以提高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生动成果。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7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70个,长者饭堂(含助餐点)137家,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完善阵地,织密家政服务网络
“在日常居家生活中,我们如何通过小技巧去提升家里的美感和舒适度呢?这是有窍门的。”近日,端州区宝月社区“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里热闹不已。数十名居民在专业讲师的带领下,学习家居收纳、适配技巧和实操技能。干货满满的课程,受到学员们的一致点赞。
这是我市推进普惠性家政服务进社区所取得的生动成果。宝月社区党委副书记、公共服务站站长彭玉然介绍,伴随辖区居民对家政服务和家政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2022年,该社区打造了“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
“站点成立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人才培育、就业创业、社区家政服务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资源对接、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服务。”彭玉然说,该社区“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面向居民免费开设母婴护理、家居收纳、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等家政培训,并携手相关等部门,举办家政专场招聘会、家政公益服务活动等。
与此同时,宝月社区还组建了助老爱童帮帮团等志愿服务团队,结合辖区老人、儿童等群体的急难愁盼,通过整合资源,为他们提供关爱陪伴、家教指导、困难帮扶等常态化志愿服务。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南粤家政”融入社区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13个,市级基层服务站3个,逐渐构建起“15分钟家政服务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