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肇庆暖心守护绿茵激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运动员的拼搏点燃了观众的激情,而在聚光灯之外,一群“幕后英雄”同样在全力奔跑——志愿者用热情服务传递温暖,医疗团队以专业守护筑牢安全防线,交通部门靠精准调度保障出行顺畅。肇庆赛区以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赛事精彩与城市温度交相辉映。

记者 陈明红 李考考 刘浩辉

6月24日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肇庆赛区首项赛事——足球项目女子18岁以下组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足球项目比赛(以下简称“U18女足赛事”)正式收官。

医疗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保障。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医疗志愿者为赛事提供保障。记者 刘春林 摄

运动员的拼搏点燃了观众的激情,而在聚光灯之外,一群“幕后英雄”同样在全力奔跑——志愿者用热情服务传递温暖,医疗团队以专业守护筑牢安全防线,交通部门靠精准调度保障出行顺畅。肇庆赛区以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赛事精彩与城市温度交相辉映。

志愿服务:

以青春力量护航赛事精彩

赛事期间,身着天蓝色制服的“小海豚”志愿者穿梭在各赛场各个角落。在肇庆新区体育中心担任赛事志愿者的杨淇鳞就是其中之一。

“全运会是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能亲身参与这样的体育盛事,服务他人,让我充满成就感、参与感和自豪感。”杨淇鳞介绍,全运会赛事志愿服务岗位要求细致严格,以他负责的吉祥物志愿工作为例,赛前需反复培训演练,从熟悉吉祥物使用规范到及时充电、保持外观整洁,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杨淇鳞长时间穿戴厚重外套,高温下闷热难耐,常常汗流浃背、衣衫湿透,但看到小朋友们兴奋地跑来合影、眼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来自广东理工学院的志愿者李东涛作为旗手和担架员,经历了数周的严格培训,举旗角度、站位距离、担架操作必须分毫不差。

高温下的高强度作业考验体力,但更关键的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协作能力。“球员中暑时,我们要在三分钟内完成医疗呼叫、担架运送和人群疏散,每一秒都关乎生命。”他说。

志愿者团队还摸索出一套高效协作模式——跨岗位资源共享、动态分工补位,让琐碎的服务织成一张安全网。赛场上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着李东涛:“落后两分的队伍拼到最后一秒逆转,那种坚毅让我更有力量扛起责任。”

医疗服务:

以专业医疗守护生命防线

在绿茵球场上,每当有球员受伤,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黄志聪的脑中“雷达”就立刻响起,随时带领医疗团队冲进球场。“能在家门口为全国顶级赛事护航,是我们的荣耀。”

肇庆市卫健局卫生应急科科长曾建军介绍,赛事医疗保障工作严格按照省执委会工作指引开展。医疗团队制定了“一地一策、一馆一策、一赛一策”的保障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并建立医疗专家库。在赛事筹备阶段,医疗团队提前半年启动准备工作,组织全市500人次医护人员参加专题培训。

比赛期间,医疗团队在肇庆市体育中心和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共设置5个医疗站、6个医疗点和5辆救护车。每个医疗站点都配备齐全的设施,并张贴清晰的诊疗流程。医疗团队从全市各大医院抽调急诊科、外科、骨科等科室的3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专业的医疗保障队伍。

针对女足比赛特点,医疗团队重点做好高温中暑、扭伤、脑震荡等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准备。12家定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受伤运动员能够得到快速救治。

赛事期间,医疗团队累计派出医护人员364人次,救护车80辆次,为比赛日、训练日和接待酒店提供医疗保障。其中,处置涉赛人员伤情20例,运动员11例,转运治疗9例,所有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无重症发生。

为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医疗团队为每个站点配备对讲机,设置专用通信频道。分管领导进驻指挥中心,实时掌握赛场动态。

“看到运动员经过简单处理后重返赛场,是我们最大的欣慰。”黄志聪说,运动员带伤作战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他们。

志愿者展现赛事活力。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摄

志愿者展现赛事活力。 记者 李考考 摄

交通保障:

多管齐下护航赛事出行

为确保U18女足赛事顺利进行,肇庆交通运输部门投入45辆保障车辆,包括15台大巴、2台中巴、8台商务车和20台公交车。

“我们的保障机制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肇庆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科长姚智良介绍,通过创新的“四位一体”联动模式,市执委会、运输企业、驾驶员和参赛队伍紧密配合,确保每个环节都严丝合缝。6月8日至25日,累计发送车辆582车次,运输乘客10155人次。

在路线规划上,交通运输部门做足“双保险”功课。赛前重点针对运动员驻地至比赛场馆、队伍抵离肇庆等关键运输线路,联合安保部门精心规划“常规线路”与“备用线路”,并加强实地勘查与日常巡查工作,确保赛事期间道路安全畅通,通行无忧。

为了方便市民观赛,交通运输部门专门开通“观赛公交专线”,从端州区牌坊广场直达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同时动态协调出租车企业及网约车平台加大运力投放密度,最大化满足市民群众前往赛场观赛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应急保障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交通运输部门与交警部门紧密联动,实时监控路况信息,及时疏导交通。如遇道路突发状况无法通行,将迅速启动备用线路。此外,赛事期间每日额外配备2台大巴、2台商务车及2台公交车作为应急待命车辆,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涉赛车辆及人员准时、安全抵达。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本网转载的部分文字、图片、表情包、GIF动图等作品素材来源于网络,均为暂时无法找到版权来源,请作者或版权权利人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4.
如本网发布或转载内容涉及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陈先生(电话:0758—2722284)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融媒集团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